阅读新知 |从奥利弗·伯克曼的《四千周》探索时间管理真谛
阅读新知 |从奥利弗·伯克曼的《四千周》探索时间管理真谛
阅读|2024-7-4|最后更新: 2024-7-5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notion image
  • 作者:奥利弗·伯克曼曾是《卫报》专栏作者,2021 年写了这本 《四千周》。这本书不是讲 time hacks 和 get things done。作者说如果那些时间管理方法有帮助,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还是充满忙碌和焦躁?
  • 580个笔记

“从奥利弗·伯克曼的《四千周》探索时间管理真谛

 
这本书我读的非常费劲,因为有太多需要思考和反思的地方了,以至于我读的非常缓慢且非常耗费我的精神,但是也非常的启发我,作者其实并没有给出一个特别好的终极解决方案,全文一直在探讨效率陷阱,以及生产力是个陷阱,高效只会让你更忙碌类似这样的观点。总之读了这本书其实并不会对你当下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它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在你焦虑痛苦的时候不妨回忆下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可能会让你的决策变的更好。
奥利弗·伯克曼的核心论点是: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时间。在人类大部分历史中,人们都希望变得富裕,这样就不必劳碌工作。不过在近年,忙碌却被美化成「奋斗精神」,成为一种受赞扬的生活模式。
同时,当人们变得愈富有,就愈容易因不够时间完成事情而感焦虑。 奥利弗·伯克曼认为资本主义是罪魁祸首,驱使我们运用一切时间、能力和资源来争取最大利润。过程中,许多人为了获得「成功」而牺牲生活意义,而零工经济又使一些人被迫从事多份工作。
作者从自身经历学到了宝贵的教训:越想要征服时间,越觉得挫败、有压力和空虚。他把这称为“限制的悖论”(paradox of limitation)。现实中,你永远不可能做完想做的每一件事。认识到这一点,你会开始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以作者为例,他放弃了掌控时间的执念,向未知屈服,这改变了他的生活。他甚至投入到一段长久的关系中,并建立了家庭。
💡
本质上我们是用现代的方法看待时间,曾经,劳动者是按照模糊的概念来获得报酬,比如“一天的工作”。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工厂主开始按照小时数给员工酬劳,这样能增加利润。因此,时间慢慢地从一个概念演变为资源,成为一种可被使用的东西,而不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
给有限的目标设定优先顺序,成为一个更好的拖延者。面对人生的有限性作者给出了三个建议:
1、在时间问题上,先偿付自己
2、控制手头上工作的数量
3、抵抗次优先级工作的诱惑
💡
能让你分心的事物多得难以想象。为什么做那些明明喜爱做的事情会带来不适?这是因为当你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时,它会迫使你面对自己的局限。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天赋去完成一个创造性的项目。所以为了逃避现实,你很容易受到干扰。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克服这种不适,而不是每次一有干扰就分心。
💡
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未来。
💡
培养些兴趣,或者花时间陪伴家人朋友,这样你能从闲暇时光获益
我们假设生命最有意义的部分就在未来的某一刻,却永远不是现在这个当下:
反直觉重点一:
重新发掘时间的节奏,融入生理、注意力、能量、社群的自然节奏。反观我们总是被机器、电脑制约,以为愈是竭尽所能、花愈多时间工作,就愈会利用时间。
反直觉重点二:
历史上有不少艺术家、作家、作曲家都会利用仪式或其他技巧,建立创作的「深层时间」(deep time),排除现代对「生产力」的崇拜。这种崇拜不断切断注意力,增加仓促感。
反直觉重点三:
人类真正的自由是面对并拥抱我们有限的生命,而非想尽办法占有它。提倡快速解方的自我成长文化,总是强调无限潜能、潜力无穷的观念,这不但制造错觉,且适得其反,让生命浪费在许多令人分心的事物上。
反直觉重点四:
练习从时钟的时间观跳脱出来,进入宗教、神秘主义者实行的「永恒时间」的超越概念。到充满奇异能量的「稀薄之地」,不论是大教堂,还是荒野的草原,体验脱离时空的感觉。在那样的地方,时钟掌控的每日生活和超越时间的领域,界线开始模糊。

引言:从长远来看,我们全都是逝者

传送带上的人生
  • 人这一辈子太短了,短到荒唐,短到可怕,短到没礼貌。
  • 广义上的时间管理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最为关切的问题。可以说,时间管理决定了人生的全部意义。不过,现代学科中所说的时间管理却狭隘得令人郁闷,如同它更为时髦的亲戚——生产力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时间不够用这种事儿不需要别人提醒。
  • 民意调研的结果很明显:人们时间不够用的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而在2013年,荷兰一个学术团队经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调查很可能低估了“忙碌流行病”的严重程度因为许多人忙到没时间参与调研。
  • 随着零工经济的发展,忙碌被重新定义为“拼”——无休止的工作不再是需要忍受的负担,反而成了令人振奋的生活选择,值得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炫耀一番。
  • 忙碌仅仅是开始。当你停下来思索便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抱怨,本质上也是在抱怨时间有限。
  • 我们每天都要与互联网造成的分心搏斗,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已经少到值得警醒。
  • 2024/05/02 发表想法
    • 如何清空?删掉它
原文:你的问题不是太忙,而是忙得不在状态,在沉闷的工作中煎熬,或者根本就处于失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因为生命短暂而更觉痛苦,因为你本不想以这种方式消耗有限的生命。正是因为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如此有限、如此宝贵,社交媒体公司才会想方设法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也因此,用户看到的必须是能煽动情绪的内容,而不是那些更平和但也更准确的内容。
  • 30岁以上的人应该都非常熟悉那种感觉,随着年纪渐长,时间似乎在加速流逝,一直不断加速,直到像七八十岁的老人描述的那般,几个月的时光一闪而过,感觉就像几分钟。还有比这更残酷的吗?我们的4000个星期不只是在不断流逝,而且所剩越少,时间流逝的感觉就越快。
  • 时间使人两极分化,这种情况比以往更加严重:有工作且家中有小孩的人,时间不够用;停职和失业者,时间又太多。人们在原本应该休息的时间工作,违背了昼夜作息,有人在家伏案于电脑屏幕前,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医院和快递仓库等地方劳作。用一位精神科医生的话来讲,未来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留下我们许多人困在“崭新又永恒的现在”——不是在刷社交媒体,就是在开零碎的视频会议,要么就是失眠。人们焦虑不安,无法制订有意义的计划,更不可能清楚预见下一个周末以后的生活。
  • 它们的主要卖点都是帮你达成一个普遍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曾指出,在现代社会,时间就像一条停不下来的传送带,无论我们完成前一个任务的速度有多快,它都会以同样快的速度带来新的任务。“效率更高”似乎只会让传送带转得更快。
  • 时间就像一个闹腾的幼儿,你越是努力控制它,让它服从你的安排,它反而从你手中溜得越远。
  • 不知怎的,比起在烤箱前等待两小时,在微波炉前等待两分钟要让人焦心得多。多花十秒钟等待网页缓慢加载,也比花上三天时间通过信件接收同样的信息更加折磨人。
  • 事实证明,当人挣到足够多的钱来满足需求以后,便会出现新的需求,向往新的生活方式;
  • 我早就明白,相比于现在,生活本应该更加欢乐,更加真实,更有意义,世界也本应该更加美好。我们本不应该讨厌星期一,不应只盼着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小便之前本不需要举手申请。天气这么好,我们不应该窝在家里,日复一日。
  • 每天,我们的时间都花在努力“解决”各种任务上,以便让它们"不碍事"。
  • “这个时代的核心精神是一种沉闷无趣的紧迫感。”散文家玛丽莲·罗宾逊写道。她认为,我们许多人花了一生的时间“将自己和孩子打造成工具而没有视为最终目的”。我们奋力去掌控一切,可能符合了某些人的利益;我们工作更长时间,为了获取额外的收入,购买更多的消费品,于是我们成了经济机器中更好的齿轮。但这并不能让内心平静,也不能让我们将有限的时间花在自己最为关切的人和事上。
  • 不过这本书基于以下信念:我们所了解的时间管理已经遭遇惨败,不能再假装它还有效。这个不寻常的历史时刻,时间感觉如此飘忽不定,说不定这也是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重新考虑自己与时间的关系。
  • 生产力是个陷阱。高效只会让你更加忙碌。将垃圾清理干净,只会让垃圾更快出现。

第一部分:选择有选择的生活

  • 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时间有限,而是(或者说我希望向你证明的是)在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用好这个问题上,我们稀里糊涂地继承了一套有问题的观念,还感觉自己不得不遵守它们。
  • 时间表出现之前的时间
  • 美国文化评论家刘易斯·芒福德的话来讲,时间成了“一个独立的、数学上可度量其序列的世界”。想要了解他的意思,你可以思考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具体问题,比如你计划如何度过明天下午,或者你去年取得了哪些成绩。不等你充分意识到,你的脑海里可能已经浮现出了一本日历、一把标尺、一副卷尺,还有钟面上的数字,或是一些模糊抽象的时间线。紧接着,你会继续用这台想象的计量器来衡量现实生活,在脑海里根据时间线来排列各项活动。爱德华·霍尔将时间比作一条在我们身边不停运转的传送带,表达的也是同样的观点。每个小时、每个星期、每一年,都像带子上传送的箱子。当箱子经过时,我们必须往里塞满东西,才觉得自己充分利用了时间。
  • 不等你充分意识到,你的脑海里可能已经浮现出了一本日历、一把标尺、一副卷尺,还有钟面上的数字,或是一些模糊抽象的时间线。紧接着,你会继续用这台想象的计量器来衡量现实生活,在脑海里根据时间线来排列各项活动。爱德华·霍尔将时间比作一条在我们身边不停运转的传送带,表达的也是同样的观点。每个小时、每个星期、每一年,都像带子上传送的箱子。当箱子经过时,我们必须往里塞满东西,才觉得自己充分利用了时间。当事情太多,箱子快装不下时,我们会感觉忙得难受;当事情太少,我们又会感觉闲得无聊。若我们和箱子传送的节奏保持同步,就会庆幸自己“掌控了局面”,像是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若有太多箱子还没装东西就传过去了,我们会感觉很浪费;若我们将标有“工作时间”的箱子用于休闲,老板可是会生气的。(
  • 白天的长度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没必要将时间看作脱离生活的抽象之物:奶牛需要有人挤便去挤奶,庄稼到了收获季节便去收割。
  • 历史学家称这种生活方式为“任务导向”,因为生活的节奏随着任务本身有机地呈现出来,而不是按照一条抽象的时间线排列,但是后面这种生活方式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性。
  • 由于不为时间“嘀嗒流逝”的观念所困,他可能对周围的事物有更敏锐的感知和更生动的体验。
  • 理查德·罗尔将这种无时间感称为“活在深度时间之中”。
  •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写道,他于1925年访问肯尼亚,有一次曾在黎明破晓时分踏上远足之旅。就在那时,他也突然陷入了这种无时间感的状态: 在这广衰的热带草原上,站上一处小丘,一幅瑰丽的画面在我们面前铺开。就在地平线将尽之处,我们见到了庞大无垠的兽群:瞪羚、羚羊、牛羚、斑马、疣猪,不一而足。它们一边前行,一边低头吃着草,脑袋起伏攒动,一片连着一片,仿佛缓缓的河流。四周万籁俱寂,只有远处传来一只猛禽的悲鸣。这是属于永恒起点的宁静,世界就像它原本的那样,回归了空…我从同伴身边走开,直到已经看不见他们,心中细细品味这孑然一身的感觉。
永恒之终结
  • 忽略时间这个抽象概念有一大弊端,就是会严重限制你的成就。
  • “时间”成了钟表上伴随指针嘀嗒移动而溜走的东西。人们通常将工业革命的发生归功于蒸汽机的发明,但正如芒福德在他1934年的代表作《技术与文明》中表明的那样,如果没有时钟,工业革命也很可能不会发生。
  • 到18世纪末,英国乡村的农民不断流入城市,在作坊和工厂里工作,每家作坊和工厂都需要协调上百人,要求他们按固定的钟点工作,通常每周工作六天,来保证机器运转。
  • 将时间视为抽象的东西以后,人们自然开始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可以用于交易并且尽可能地高效使用,就像煤炭、钢铁或其他原材料那样。以前,劳动者按照大致确定的“一天的工作”或计件工作获取报酬,一捆干草或一头宰好的猪对应着一笔工钱。
  • 一些脾气暴躁的工业资本家甚至觉得,那些干活不够拼命的工人简直就是在偷窃。“我被各种各样的人骗得一塌糊涂。”英国达勒姆郡的钢铁大亨安布罗斯·克劳利在18世纪90年代的一份备忘录中愤愤不平地写道。
  • 在此之前,时间只是生命展开的媒介,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在此之后,一旦大多数人在心里将“时间”与“生命”分开,时间便成了拿来用的东西-就是这种变化埋下了伏笔,让我们今日不得不用尽现代独有的各种方式与时间搏斗。
  • 时间成为可利用的资源,你就开始感到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要求自己好好利用时间。当你感觉浪费了时间,便会自责。当你面对太多要求时,很容易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案肯定是更好地利用时间,变得更高效、更拼命,或者加班更久,就好像你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一台机器,而不去质疑这些要求可能本身就不合理
  • 就像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在1887年发表的一篇随笔里抱怨的那样,他可能是最早注意到这个现象的人之一:“一个人手里拿着手表思考,就像一个人一边吃午餐,一边阅读股市的最新消息。”你会更加不自觉地将对生活的想法投射到想象的未来中,焦虑于事情是否会像你期望的那样发展。很快,你的自我价值感就与使用时间的方式完全绑定:时间不再是水,让你畅游其中,而变成了你需要支配或控制的东西如果你想避免内疚、惊慌和不知所措的心情。
  • 对时间持这种态度等于开始了一场游戏,在游戏里你被操控着,永远不觉得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 你基本上只会根据是否有利于实现未来的某个目标,或者是否有利于你在任务终于“滚蛋”后到达心中盼望的休憩的绿洲,来衡量每个时刻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种生活方式似乎合情合理,尤其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经济环境下,我们感觉似乎必须始终以最明智的方式利用时间,才能不落于人后(这也反映了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未来的收益要排在当前的享受前面)。但这么做最终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被猛然抽离于当下,带向一种永远扑往未来的人生,永远在担心事情能否解决,永远抱着希望之后能获利的心态去经历一切,从未真正实现内心的宁静。这让我们几乎不可能体验“深度时间”,体验那种永恒的时间感受。
  • 芒福德写道:“永恒渐渐不再是人类行动的尺度与焦点。”主宰一切的成了时钟、时间表和日历提醒,还有玛丽莲·罗宾逊所说的“沉闷无趣的紧迫感”,以及挥之不去的、必须做完更多事情的感受。
  • 你试图掌控时间,到头来时间反而征服了你。

一个生产力极客的自白

  • 2024/05/04 发表想法
    • 效率工具上瘾法则
原文:使用“收件箱归零”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我还将无数个小时和一大笔钱花在了花哨的笔记本和毡头笔上,只为心中坚守的一个信念:只要我能找到正确的时间管理体系,养成正确的习惯,足够自律,就可以彻底赢得与时间的战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幻觉,是因为我每周要写一篇关于生产力的专栏文章,这让我有理由借工作之名尝试各种新技巧,简直就像一个恰好被聘为品酒师的酒鬼)。
  • 使用“收件箱归零”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我还将无数个小时和一大笔钱花在了花哨的笔记本和毡头笔上,只为心中坚守的一个信念:只要我能找到正确的时间管理体系,养成正确的习惯,足够自律,就可以彻底赢得与时间的战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幻觉,是因为我每周要写一篇关于生产力的专栏文章,这让我有理由借工作之名尝试各种新技巧,简直就像一个恰好被聘为品酒师的酒鬼)。
  • 使用这些技巧常常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即将迈进一个神奇的殿堂,那里只有平静、专注和有意义的行动。但我一直没成功。相反,我变得更加焦虑和郁闷了。
  • 记得2014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在布鲁克林,我坐在家附近公园的长椅上,为一大堆任务没有完成而焦躁无比。突然间我意识到,这些技巧永远都不会管用。我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效率、自律和气力,拼命向前冲到达那个终点感觉自己掌控了一切,已经履行了所有责任,不需要担心未来。讽刺的是,意识到这些方法无法让我获得内心的平静后,我的内心立马就平静下来了(毕竟,一旦确信自己一直尝试的事情不可能成功之后,就很难继续因为失败而责备自己)。当时我还没明白,为何所有方法注定会失败。其实原因就是,我用这些方法是为了努力获得掌控人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终究是抓不着的。
  • 2024/05/04 发表想法
    • 安全感
原文:我对于生产力的执迷,背后其实有一些情绪因素,尽管我似乎一直都没有意识到。
  • 只要始终处于即将征服时间的状态,我就可以不去思考,生活真正需要我做的其实是放弃对征服的渴望,转而投身未知的世界。
  •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以各种方式投入大量精力,试图避免充分体会所处的现实。
  • 心理治疗师布鲁斯·蒂夫特的话来说,这样就能让自己“不必清醒地进入现实可能带来的幽闭、拘禁、无力、受约束的感受中”。我们与现实带来的痛苦约束做斗争,传统的精神分析学家称之为“神经官能症”,它有许多种表现形式,从工作狂、承诺恐惧症、共同依赖症到习惯性害羞,举不胜举。
  • 我们与时间的糟糕关系,大多也源自想要回避现实带来的痛苦约束。大多数提高效率的策略反而弄巧成拙,因为它们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回避。
  • 我们把自己逼得更紧,追逐“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这一幻想;我们使用那些许诺能帮我们挤出时间做所有事的时间管理工具,逃避艰难的选择。
  • 我们还会拖延,这是另一种保持对人生有全然掌控感的方式因为倘若一项令人生畏的计划从未开始,显然也就不需要承受失败的痛苦经历。我们往心里强行塞进各种忙碌与分心之物,在情感上麻痹自己。(尼采写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卖力地、不经思索地劳碌,其程度之深远远超过了维持生计的必要。因为于我们而言更要紧的是,不要有空闲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匆忙是常见现象,人人都在逃离自己。”)或者我们情不自禁地制订各种计划,不然就得面对一个现实:原来自己对未来的掌控如此有限。
  •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寻求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对时间的征服。我们文化的理念是,一个人应该掌控自己的时间计划,随时去做想做之事因为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非常可怕:从经营婚姻到为人父母,从经商到从政,几乎所有值得做的事都依赖于他人的合作,因此也依赖于将自己暴露在各种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当中。
  • 与现实无止境地抗争下去,只会导致更多焦虑以及不尽如人意的人生。
  • 2024/05/04 发表想法
    • 效率思维惯性
原文:你越是认为自己可以“安排时间做好一切”,就越是会理所应当地接下更多工作,也就越感觉不到需要思考那些新工作是否真的值得花时间做。
  • 你越是认为自己可以“安排时间做好一切”,就越是会理所应当地接下更多工作,也就越感觉不到需要思考那些新工作是否真的值得花时间做。
  • 你越是匆忙,越是会在任务陷入停滞的情况下感到挫败(面对学步的孩子也是如此);你越是情不自禁地给未来订计划,越是会不安于那些尚未解决的不确定因素,而不确定因素总是很多。
  • 你越能够全权掌握自己的时间,就越孤独。
  • 你越是努力管理时间,希望实现完全的掌控,挣脱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不如意,你的人生就会有越多的压力、空虚和挫败感。你越是直面有限性,与之合作而非对抗,你的人生就越充满效率、意义和乐趣。
  • 没有任何时间管理技巧比直面事实更有效。
现实的冰冷冲击
  • 从态度上接纳时间的有限性意味着你安排日程的时候,心里明白自己绝对没时间做完所有你想做或别人要求你做的事至少你可以不必再为此自责了。
  • 艰难的选择在所难免,那么关键便在于学会清醒地做出选择,决定哪些该专注,哪些该忽略,而不是任由工作按默认顺序安排。
  • 不要自我欺骗只要足够努力,辅以正确的时间管理技巧,也许根本无须做出选择。这就意味着不要禁不住诱惑“不去做明确的选择”,也就是另寻方式以图拥有掌控感,而要审慎地做出重大的、艰巨的、不可撤销的承诺。你无法提前得知这么做是否会导向最好的结果,但事实证明最终结果一定会带来更多成就感。你还要坚强地面对“错过恐惧症”,因为有些事情,甚至可能绝大多数事情是必然会错过的。
  • 当你决定在一件事上花时间,就意味着你牺牲了所有其他使用这段时间的方式。
  • 作家理查德·巴赫说过的一句话:“人最善于教授他最需学习之物。”
  • 意义的生产力往往并不在于加快节奏,而是需要花多少时间就花多少时间,认同德语中的Eigenzeit,也就是行为过程本身需要的时间。
  • 只要你继续花时间回应那些难以应付的要求,并试图说服自己那些不可为之事终有一天能够完成,就相当于助长了这些要求。但是一旦你觉醒,领悟到这些要求其实无法达成,就会焕发新的力量去抵抗它,专注于打造最有意义的人生,无论当下的处境如何。
  • 我们的满足感可能源于对时间有限性的接纳,而非抵制。
  • 位暴躁得出奇的英国作家查尔斯·加菲·洛特·杜·坎写了一部名为《教自己生活》的小书,建议我们拥抱有限的人生。
  • 我们之中无人能凭一己之力阻止整个社会对于无限生产力、无数分心之物与无限加速度的追求。不过就在此时此地,你可以从错觉中走出来,明白这些都无法带来满足感。你可以直面事实打开淋浴喷头,准备好接受那令人精神焕发的冷水的冲击,然后步入其中吧。
效率陷阱
  • 忙碌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时间问题,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个问题,但它尤其生动地展示了我们为对抗自身固有的局限性投入了多少精力。
  • 2024/05/04 发表想法
    • 乌托邦主义
原文:“忙碌”来形容这种状态并不妥当,因为某些形式的忙碌也可以令人快乐。美国插画作家理查德·斯凯瑞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了系列经典童书,描绘了一个“忙碌镇”。谁会不愿意去那里住呢?他笔下的杂货商猫和消防猪都非常忙碌。忙碌镇里没有动物无所事事或许也有,但是被小心地藏了起来,反正没人见过。不过,动物们并没有不堪重负。猫和猪洋溢着泰然自若的欢欣,同时流露着十足的自信,即使有很多事要做,也认为能恰好用手头的时间做完工作。相比之下,我们却活在无休止的害怕焦虑中,担心或者觉得自己肯定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 “忙碌”来形容这种状态并不妥当,因为某些形式的忙碌也可以令人快乐。美国插画作家理查德·斯凯瑞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了系列经典童书,描绘了一个“忙碌镇”。谁会不愿意去那里住呢?他笔下的杂货商猫和消防猪都非常忙碌。忙碌镇里没有动物无所事事或许也有,但是被小心地藏了起来,反正没人见过。不过,动物们并没有不堪重负。猫和猪洋溢着泰然自若的欢欣,同时流露着十足的自信,即使有很多事要做,也认为能恰好用手头的时间做完工作。相比之下,我们却活在无休止的害怕焦虑中,担心或者觉得自己肯定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 若是为了填饱孩子们的肚子而打两份工资极低的工,你极有可能会感觉精疲力竭。
  • 2024/05/04 发表想法
    • 过上理想的生活,就需要高收入和高地位,而要维持这种高收入和高地位,必须以令人崩溃的强度来工作。
原文:法学教授丹尼尔·毛尔科维奇表示,我们的文化追求成功,可即使是那些赢家,那些成功进入名牌大学然后拿着高薪的人也会发现自己的报酬意味着无尽的压力。
  • 法学教授丹尼尔·毛尔科维奇表示,我们的文化追求成功,可即使是那些赢家,那些成功进入名牌大学然后拿着高薪的人也会发现自己的报酬意味着无尽的压力。
  • 也许在一周当中腾出足够的时间去发挥你的创作欲,意味着你家绝对不会特别整洁,或者没法充分锻炼身体等。相反为了避免面对这些令人不悦的真相,我们采取了很多关于如何处理忙碌的传统建议,告诉自己只要想办法做得更多,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以说,我们解决忙碌的问题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忙碌。
西西弗斯的收件箱
  • 早在1908年,英国记者阿诺德·贝内特就出版了一本为人生提建议的小书,内容颇有些酸楚的意味:《如果一天只有24小时,你该如何生活》。
  • 对于贝内特和他的目标读者,即每天在郊区住宅和英格兰日益繁荣的城市办公区之间靠电车和火车通勤的白领来说,时间就像一个箱子,已经无法容纳它必须装下的全部物品了。
  • 贝内特写道:“我的建议是,你应该在晚上6点的时候直面事实,承认你不累(确实不累,这一点你很清楚)。”他提出的替代策略就是早点起床。
  • “重要”与否依靠主观决定,因此你没有依据能判断出所有你自己、你的老板、你所属的文化恰好认为的重要的事情都能有时间完成。另一个恼人的问题是,一旦真的设法做完了更多事情,你就会发现目标又变了:在你眼里,重要的、有意义的,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多。
  • 上工作神速的名声之后,你会被安排更多的工作。
  • 在《妈妈的工作越来越多》里,历史学家露丝·施瓦兹·科恩写道,当家庭主妇用上诸如洗碗机和吸尘器之类的家电之后,看似“节省劳力”的设备却根本没有节省时间,只会提高社会对干净的标准,抵消了使用家电带来的好处。既然能将丈夫只穿过一次的衬衫恢复到一尘不染,那你就会感觉应该这么做,以显示你有多么爱他。
  • 希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于1955年写道:“工作量会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的时间都被填满。”这个道理日后被称为“帕金森定理”。
  • 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为了惩罚傲慢的国王西西弗斯,命他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然而巨石往往未到山顶就又滚落,以致前功尽弃。他注定要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推着石头。当代的西西弗斯则在清空收件箱后,身体往后一躺,深吸一口气,接着听到一个熟悉的提示音:“您有新的消息……”
  • 2024/05/04 发表想法
    • 效率陷阱
原文:无论是借助各种生产力技巧,还是把自己逼得更紧,提高效率都不会让你有“时间够用”的感觉,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只会增加,它会抵消效率提高带来的好处。
  • 你可以选择不再相信拼命做更多的事情能够解决忙碌所带来的挑战,因为这只会让情况更糟。
  • 一旦你不再坚持认为拼命工作能让自己在未来某天获得平和的心境,你就更容易立刻获得平和的心境,即使面前仍有应接不暇的任务。
  • 一旦你确认自己不得不根据时间对工作做出艰难选择,你反而容易做出更好的选择。你会领悟,当有太多事情要做时(总是有太多需要做的事),实现心灵自由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再抱着完成一切的幻想,承认人生有限,集中精力做真正重要的那少数几件事。
了无止境的愿望清单
  • 如今的现代社会提供了无数看上去值得做的事,因此“你想做的事”与“你实际能做的事”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难以逾越的鸿沟。
  • 以前的人不大会受到这种想法的困扰,部分原因是他们相信有来世:他们不一定非得“最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因为他们觉得时间并不是有限的。
  • 在罗萨所著的《社会加速度》一书的译者序部分,译者乔纳森·崔乔·马泰斯写道: 我们越是能够加速提升能力,去往更多地方,见识新鲜事物,品尝异域美食,接纳各种灵性信仰,学习新的行当,与他人分享感官的愉悦无论是舞蹈、床第之欢、不同形式的艺术体验,还是其他我们能在有生之年达到的体验,就越是与人类现在及未来可以达到的所有可能性一致。也就是说,我们就越接近真正“充实的”人生,也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尽可能地填满了各种体验的人生。
  • 退休者一一实现愿望清单中列出的异国之旅,享乐者将各个周末排满趣事,其实就如同那些筋疲力尽的社会工作者和公司律师一样,把自己弄得应接不暇。
  • 2024/05/04 发表想法
    • 快就会变慢
原文:到头来,我们尝试用来“掌控一切”的技术最后往往都让人失望,因为这些技术让我们试图掌控的“一切”变得更多了。
为何你应该停止为大事做好准备
  • 2024/05/04 发表想法
    • 一环套一环
原文:效率陷阱似乎只是简单的数量问题:你有太多做不完的事,于是就尝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做一些,但结果却很讽刺,有更多的事情向你扑来。而效率陷阱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它也关乎质量问题。你越是拼命安排时间想做完所有事,越是发现自己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最没意义的事情上。你采用一个强大的、许诺可以帮你处理好整个待办清单的时间管理系统,结果可能你甚至没有时间去处理清单上那个最重要的项目。如果你退休后一心想要尽可能多地游览世界,那就很有可能错过这世上最有趣的地方。
  • 效率陷阱似乎只是简单的数量问题:你有太多做不完的事,于是就尝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做一些,但结果却很讽刺,有更多的事情向你扑来。而效率陷阱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它也关乎质量问题。你越是拼命安排时间想做完所有事,越是发现自己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最没意义的事情上。你采用一个强大的、许诺可以帮你处理好整个待办清单的时间管理系统,结果可能你甚至没有时间去处理清单上那个最重要的项目。如果你退休后一心想要尽可能多地游览世界,那就很有可能错过这世上最有趣的地方。
  • 管理专家吉姆·本森的话,你越是高效,就越是成为“一个用来满足别人期待的无底线的蓄水池"。
  • 尽管我自视是能做成事的人,但我越来越痛苦而清晰地认识到,我最尽心尽力完成的都是些不重要的事,而重要的事却被一延再延-被永远搁置,或者直到截止日期将近的时候才被逼着赶紧做完,结果无疑是匆忙完成且效果一般。
  • 不是试图让自己更高效结果却事与愿违,而是去抵抗这种变得高效的冲动学会与应接不暇的焦虑感共处,与无法掌控一切的焦虑感共处,不要条件反射似的努力做更多事。
  • “存在的应接不暇”也是一样:你需要有意愿去抵抗那种追求越来越多体验的冲动,因为那样只会让你感觉还有更多的体验需要追求。
便利的圈套
  • 换言之,事情因便利性变得轻松,但它并未考虑在具体情况下,轻松是否真的最有价值。
  • 风险投资人、Reddit联合创始人亚历克西斯·瓦尼安曾评论说,我们往往“甚至意识不到某个东西有缺陷,直到有人向我们展示了更好的方法"。但让我们意识不到日常流程有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本来算不上问题从外表看,其中包含的不便或许是缺漏和弊病,实际上却代表着某种更有人情味的东西。
  • 法学教授吴修铭在一篇关于便利性文化陷阱的文章中写道:“我更喜欢自己煮咖啡,但是星巴克的即溶咖啡太方便了,所以我几乎从来不做‘更喜欢’的事。”
  • 随着便利性占据了日常生活,事情逐渐分为两类:一类事情在如今便利得多,但让人感到空虚,因为那种便利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另一类事情如今看来特别烦人,因为它们还是那么不便。
  • 因为生活越是顺畅,一旦你坚持选择用不便的方式做事,就越会显得你不合常理。
  • 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与一家人周围的环境建立一种更专注于当下的关系。为了给重要的事腾出时间,她需要放弃一些事。
  • 便利文化诱使我们想象,只需消除生活中的繁杂事务,就能为所有重要的事腾出时间。但这是个谎言。你必须选择少数几件事,牺牲其余的一切,并处理随之而来的不可避免的失落感。
直面人的有限性
  • 作为有限的存在,人活在这世上终有结束之时,这意味着什么?要探究这个问题,你必然会遇到马丁·海德格尔。
被抛入时间之中
  • 海德格尔在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指出,关于世界,我们未能领会到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已经存在于世界。
  • 我们所有人都时常要在其中碰壁受伤的残酷现实"。然而恰恰相反,我们几乎总是对它视而不见。
  • 对于一个人来说,存在意味着什么?(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像那种讲述迷失在癫狂与抽象中的哲学家的蹩脚段子,不过后面还有一两个更要命的段落。)海德格尔的回答是,我们的存在是与自身有限的时间完全而彻底地捆绑在一起的。事实上,两者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可以画等号:对一个人而言,存在首先是在时间上存在,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这段时间里存在,终点必将到来,只是不知何时。
  • 过从海德格尔奇异的视角来看,我们就是一段有限的时间,这个说法可能更为合理。我们就是被自己有限的时间定义得如此透彻。
  • 任何有限的人生,即使是你能想象的最好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向其他可能性挥手告别的过程。
  • 以海德格尔所称的“向死而生”的真挚方式存在,明了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彩排,每一个选择都会有无数牺牲,时间总是即将耗尽确实,可能就在今天或者明天,或者下个月,生命就到尽头了。因此,问题不是仅仅像老话所说,要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问题是它可能真的会是最后一天。未来哪怕一刻也不能被寄予全部的指望。
  • 真正病态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的所作所为。我们不愿面对我们的有限性,却沉溺于回避与否定,也就是海德格尔所称的“沉沦”。
  • 我们不去掌管自己的人生,却去寻找分心之物,让自己迷失在繁忙与日常差事中,试图忘记我们真正的困境。
  • 为了避免面对如何安置我们有限的时间这一令人生畏的责任,我们尝试各种方法,告诉自己完全不需要做出选择我们必须结婚,必须继续做消磨灵魂的工作,必须做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仅仅因为这些都很理所当然。或者,就像前面章节中所说的那样,
  • 当你以这种回避真相的方式挥霍人生时,生活通常更为舒适,但这是一种乏味得令人呆滞的、致命的舒适。只有直面自身的有限性,我们才能与生活步入一段真正真挚的关系。
进入现实
  • 2024/05/05 发表想法
    • 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原文:哈格伦写道:“如果我认为自己会永生,那么我永远都不会将人生视为利害攸关的事,也永远不会急着花时间去做什么。”
  • 哈格伦写道:“如果我认为自己会永生,那么我永远都不会将人生视为利害攸关的事,也永远不会急着花时间去做什么。”
  • 2024/05/05 发表想法
    • 深度思考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才珍贵。
原文:哈格伦认为,只有从“事物有限而需要珍视”的立场出发,人才会真正在意集体危机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正在破坏着他的祖国的地形地貌。
  • 哈格伦认为,只有从“事物有限而需要珍视”的立场出发,人才会真正在意集体危机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正在破坏着他的祖国的地形地貌。
  • 在光阴的消耗中不能直面自己实实在在的有限性的人,那些在潜意识里说服自己,认为自己拥有这世上一切时间,或者认为自己能在现有的时间里做完无限多的事的人,本质上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 劫难将他们抛入了一种更真实的存在模式,一切突然变得生动而有意义了。
  • 清醒的喜悦”(来自海德格尔研究学者布鲁斯·巴拉德)。
  • 终于面对真实的人生,面对我们时间有限这一残酷的事实。
一切都是借来的时间
  • 若你能够屏声静气,无论多么短暂或多么偶然地注意到存在本身的纯粹美好,注意到你所得到的那一点点存在,你就可以明显体验到一种变化,感受到此时此刻,你活在时间的湍流里(或者说,你就是时间的湍流,这是海德格尔学派的说法)。
  • 2018年夏天,加拿大作家大卫·坎恩在多伦多的希腊城地区参加一场活动后猛然明白了这一切。
  • 在一座教堂前,我停下来系鞋带。我记得自己还为要见一群陌生人而有些紧张。”
  • 两星期后,一起枪击事件发生在这条街上。
  • 他后来写道,“这给了我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我的存活是偶然的,并没有哪条宇宙法则赋予我这个状态。活着仅仅是一个机遇,哪怕多活一天都不是必然之事。”
  • 英国环境顾问杰夫·莱曾告诉我,在他的朋友兼同事大卫·沃特森突然早逝后,他发现自己在堵车时不会像往常一样烦躁地捏紧拳头,而是会琢磨:“如果能再碰到这种堵车,大卫会用什么交换?”在超市排长队,或在等待客服排长队时,他的反应也是一样。
  • 做出选择,从菜单中挑出一个选项,就完全不是代表某种挫败,而是一种主张了。
  • 恰恰因为我本可以选择一个也许同样有价值的不同方式度过今天下午,才让我实际做的选择有了意义。
  • 2024/05/10 发表想法
    • 时间是身外物,你不曾拥有它,只是它选择了你,不论你做什么决策,当下即意义。
原文:你会激动地发现,你其实并不真的想要有做尽一切的能力,因为若是不必决定放弃什么,那做出的选择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意义。以这样的心境出发,你就能够欣然接受自己放弃某些喜乐,或忽略某些责任,因为无论你决定做的其他事是什么——赚钱养家、写小说、给宝宝洗澡,或在黄昏时分的徒步路上驻足凝视一轮冬日斜阳沉入地平线以下,它都是你对如何使用自己的一段时间所做的选择,而你原本并没有什么权利去指望自己获得时间。
  • 你会激动地发现,你其实并不真的想要有做尽一切的能力,因为若是不必决定放弃什么,那做出的选择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意义。以这样的心境出发,你就能够欣然接受自己放弃某些喜乐,或忽略某些责任,因为无论你决定做的其他事是什么——赚钱养家、写小说、给宝宝洗澡,或在黄昏时分的徒步路上驻足凝视一轮冬日斜阳沉入地平线以下,它都是你对如何使用自己的一段时间所做的选择,而你原本并没有什么权利去指望自己获得时间。
成为更好的拖延者
  • 管理我们有限时间的核心挑战不在于怎样做完所有事(那根本就不可能),而在于怎样明智地决定不做什么,以及怎样坦然不去做这件事。
  • 美国作家兼教师格雷格·克雷奇所说,我们需要学会更善于拖延。
  • 某种程度上的拖延是免不了的:诚然,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想把事情拖到以后再做,等到了人生的终点,可以说你没有做完理论上能完成的任何一件事。因此问题不在于根治拖延,而在于更明智地选择你要拖延何事,以便专注于最重要的事。
  • 罐子里装石头的老套寓言,它在史蒂芬·柯维1994年出版的《要事第一》中被首次提出,此后便在生产力圈子里被不断提及。
  • 一天一位老师来到课堂上,带来几块大石头,一些鹅卵石、一袋沙子和一个大玻璃罐。他向学生们提出挑战:能否将所有的大石头、鹅卵石和沙子都装进罐子里?学生明显没那么聪明,他们尝试先放进鹅卵石或沙子,结果发现放不下大石头。最终,老师微笑着(带着几分优越感)演示了解决方案:他先是装进了大石头,然后是鹅卵石,接着是沙子,那些更小的沙石刚好卡进了大石头的空隙里。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你首先安排时间做最重要的事,就能将其全部完成,并且还有足够时间做其他次要的事。但如果你不按这个顺序处理待办清单,那就永远没时间做那些更重要的事
  • 故事结束了,不过它是个谎言。那位自命不凡的老师不够诚实。他在演示中动了手脚,只带了少数几颗大石头进入教室,他知道这些大石头能全都装进罐子。
创造性忽略的艺术
  • 原则一:在时间问题上,先偿付自己。
  • 若你在领到薪水当天就拨出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储蓄或者投资,或者偿还债务,那你很可能不会觉得少了这笔钱。
  • 但如果你像大多数人那样“最后偿付自己”,先去买你需要的东西,心里希望最后会剩下一些钱存起来,那你往往会发现自己最后一分钱都不会剩。
  • 问题是我们特别不擅长做长期规划:某件事在现在感觉像是头等大事,但实际上你很难冷静评估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后是否还会觉得它如此重要。于是我们自然会在花钱方面犯错,当钱包空空如也时才悔不当初。
  • 如果某件事对你确实很重要(比如负责一个创造性的项目,或者经营一段感情,或者从事某项事业),那么保证它能实现的唯一方法是今天就去做一部分,无论这一部分有多小,无论还有多少特别大的石头在呼唤你的关注。
  •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反过来索取时间——立刻开始
  • 两条珍贵的时间管理建议里:
  • 用每天工作的第一个小时做最重要的项目、预先排好与自己“开会”的日程来保护自己的时间。
  • 核心是一则简单的洞见:若你计划用四千个星期的一部分去做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那么只要决定了就得开始行动。
  • 原则二:控制手头上工作的数量。
  • 《个人看板》一书就详细讨论了这一策略,作者为管理专家吉姆·本森与托尼安娜·德玛莉娅·巴瑞。书中建议同一时间的任务数量不要超过三件。
  • 其尝试完成所有事,我发现接受这个事实更容易:我每天只能做少数几件事。这样做有了不同的结果:我真的会去做这些事。
  • 原则三:抵抗次优先级工作的诱惑。
  • 位以头脑精明闻名的投资家被他的私人飞机驾驶员询问如何设定事项的优先级。
  • 巴菲特给的建议不是这个。他告诉驾驶员,列出自己人生中最想实现的25件事,将它们按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顺序排列。巴菲特说,应该安排时间去处理排在前五的事。而驾驶员接下来听到的内容出乎他的意料。据说巴菲特告诉他,剩下的20件事并不是他一有机会就应该做的次优先级的事。完全不是。事实上,他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极力避免去做这些事,因为这些目标没有重要到形成他人生的核心,却又有足够的诱惑力,让他无法专心做最重要的那几件事。
  • 世上有太多的大石头,其中正是那些只是比较吸引人的石头——比较有趣的工作机会、不温不火的友谊会让有限的人生惨遭失败。
  • 正如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所言,人们很容易认为这句话只是要我们鼓起勇气拒绝各种本来就不想做的琐事。她解释说,这事实上“要困难得多。你需要认识到你只有一次人生,要学会拒绝你确实想做的事情"。
完美与崩溃
  • 无法推进重要工作的拖延,往往是由于想避免面对这个真相造成的。
  • 糟糕的拖延者会发现自己崩溃了,这恰恰是因为他连直面自己的有限性的想法都不敢有。
  • 当我们陷入这种消极的拖延时,我们想要避免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往往与我们能在现有时间里做完多少事无关。
  • 哲学家克斯提卡·布拉达坦用一则寓言说明了这一点。一位来自波斯设拉子①的建筑师设计出了世界上最美的建筑:那是一座令人惊艳的建筑,它耀眼炫目,独具一格,却又具有经典的匀称比例;它气势宏伟,令人惊叹,却又含蓄而不事张扬。所有见过设计图纸的人都想买走它,或是偷走它;著名的建筑工匠都盼望着能接下这工作。但这位建筑师却将自己锁在书房里,盯着图纸看了三天三夜,然后一把火将它烧了。他也许是个天才,但他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想象中的建筑完美无瑕,可一想到它有朝一日成为现实后可能要面对的妥协,他就感到难受。即便最伟大的建筑工匠也无法绝对忠实地再现他的设计,他也无法保护自己的创作不经受时间的摧残无论是外观的腐朽还是军队的劫掠,都会让它最终化为灰烬。实际建成这座建筑,迈进有限性的世界,意味着要直面所有无法面对的情景。与其屈服于满是限制和不可预知的现实,还不如去怀念那个尽善尽美的幻想。
  • 我们才华有限;时间有限,对事件和他人行为的控制也有限,这些问题总是会让我们的创作没有那么完美。
  • 虽然乍听起来可能令人沮丧,但它包含的信息却让人如释重负:如果你拖延某事是因为担心自己无法做得足够好,那么你大可放心因为依照你想象中毫无缺陷的标准判断,你绝对没法做得足够好,所以倒不如立刻开始行动。
  • 拒绝面对有限性的真相,会让人们连续多年陷入一种悲惨的、不确定的关系之中。
  • 2024/05/13 发表想法
    • 都想要,结果都没做好。
原文:对爱情犹豫不决,对其他大部分事情也是如此,因为他渴望过不止一种人生:
  • 对爱情犹豫不决,对其他大部分事情也是如此,因为他渴望过不止一种人生:
  • 卡夫卡式的承诺恐惧症:有些人表面上的确对感情关系做出了承诺,但内心却没有全情投入。有些人则多年处于乏味的婚姻中,他们本该离开却没离开,因为总想着留条后路,想着这段感情还是有可能发展成为长期的、令人满意的关系,同时还想着,等未来有了约会对象再离开也不迟。不过,本质上这些都是逃避。鲍尔曾绝望地建议她的未婚夫试着“更多地活在现实世界里”。不过那恰恰是卡夫卡极力避免的。
  • 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就在他的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里直击卡夫卡问题的核心。伯格森写道,我们总是犹豫不决,而不是一条路走到底,因为“未来是由我们按照喜好规划的,它在我们眼里同时展现为多种形式,每一种都很吸引人每一种似乎都有可能实现”。
  • 2024/05/13 发表想法
    • 现实世界里每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都意味着失去了无数种其他的生活方式,那我们就没有理由拖延或者拒绝做出承诺,还焦虑地希望自己有办法避免这些失去。
原文:伯格森写道:"未来这个概念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它比未来本身要丰富得多。这就是为何我们发现希望比实际占有更迷人,梦想比现实更具诱惑力。”而我想说的是,这段话看似令人沮丧,实际上却令人感到解脱。
  • 伯格森写道:"未来这个概念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它比未来本身要丰富得多。这就是为何我们发现希望比实际占有更迷人,梦想比现实更具诱惑力。”而我想说的是,这段话看似令人沮丧,实际上却令人感到解脱。
不可避免的安定
  • 成千上万篇杂志文章和Instagram上的励志表情包一致认为,安定是罪过。不过这种公认的“智慧”是错的。你一定要安定下来。
  • 对于“安定”的定义是前后矛盾的。每个人似乎都同意,谈恋爱的时候,如果你暗自觉得自己还能找到更好的人,那你就是在将就,因为你选择与一个不甚理想的伴侣共度部分人生。
  • 既然时间有限,那么决定拒绝安定,花上十年时间,不停地在约会网站上搜寻完美的另一半,其实也是一种将就,因为你选择了在另一种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度过你人生中宝贵的十年。
  • 如果你在各种职业之间跳来跳去,那么你一个也干不好。
  • 造成你的难题的并非你的伴侣特别糟糕,或者你们两人特别不般配,而是你终于注意到了伴侣具有的(不可避免的)一切局限性。对比于幻想世界,你感到深深的失望,毕竟幻想世界不受现实法则的限制。
  • 现实世界里,这些不可能并存于同一人身上。例如,进入一段恋爱关系时,你往往会不自觉地希望你的另一半既能带来无尽的安定感,又能带来无限的新鲜与刺激。
  • 如果一个人能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鲜刺激,那么一般而言,这些品性会与始终带来安定感的那些品性相互对立。
  • 人们以一种不能走回头路的方式最终做出选择时,他们反而因此更觉快乐。
  • 在一次实验中,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和一位同事让几百名受试者从一堆版画中挑一幅免费带走。之后他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人被告知,他们可以在一个月内将自己挑的版画换成其他任意一幅画;第二组人被告知,他们做出的决定无法改变。随后调查显示,后一组人(他们无法改变决定,因此不会被仍可以做出更好选择的想法分心)对自己所选艺术品的欣赏程度要高得多。
  • 正因为放弃了其他可能性,他们的选择才变得有意义。
  • 当你不再能背转身去,焦虑就会消失,因为现在只有一个行进方向了:向你选择的结果前进。
西瓜难题
  • 我目前为止一直在谈的所有时间和时间管理问题都与这个问题有关。这个问题就是分心。
  • 当我们想要集中精神时,是互联网在妨碍我们。不过这种看法具有误导性。哲学家们至少从古希腊时代起就在考虑分心的问题,他们认为分心与其说是源于外部干扰,倒不如说是在于内在性格问题——一个人的内心发生了系统性的问题,无法将时间用于他声称的最重视的事。他们如此认真地对待分心问题,原因很简单:你关注什么,现实对你而言就是什么样子。正因如此,我们也应该关心这一问题。
  • 根据心理学家提摩西·威尔逊的一项计算,在任何一个时刻,对于各种不断轰炸大脑的信息,我们能够注意到的大约只有0.0004%。不过,将注意力描述为一种“资源”,似乎就误解了它在我们人生中的核心地位。
  • 你活在世上的体验,就是由你注意到的所有事物的总和。
  • “分心”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精力的一时涣散,就像你在工作时被短信铃声或一则吸引眼球的可怕新闻打断那样。工作本身可能就是分心之事,因为你投入了注意力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你原本可以选择做更有意义的事。
  • 他们的注意力被外力所左右,但这些外力并没有将他们的最高利益放在心上。
  • 对于这种情况,正确的应对策略是让自己在面对干扰时不分心:去了解“持续专注”的秘密(通常包括冥想、网页拦截应用程序、昂贵的降噪耳机,以及更多的冥想),以便一劳永逸地赢得对注意力的争夺战。不过这是个陷阱。
  • 你的目标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到这种程度时,就已经错了。
  • 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你才能够被日落的美景所吸引,能够注意到房间对面的陌生人。正是因为分心的能力体现出明显的生存优势,我们才以这样的方式进化。
  • 一个经典又极端的例子是《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奥地利心理治疗师维克多·弗兰克的遭遇。他被囚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时能够抵御绝望,是因为他能将一部分注意力转向集中营警卫唯一无法破坏的地方:内心。
  • 如果你从未花时间真正思考过一段友情,那这也只是名义上的友情。“注意力是关爱的开始。”诗人玛丽·奥利弗写道。
  • 即分心与关爱互不相容:你无法真正去爱伴侣和孩子,无法将自己献给一份工作、一份事业,或者只是体会在公园里散步的愉悦,除非你首先能将注意力停留在你投入的对象上。
误用你人生的机器
  • 当代互联网的“注意力经济”如此令人警觉。
  • 它本质上是指一台大型机器,通过让你关注你并不关心的事物,来说服你做出错误的选择,误用自己的注意力,虚度你有限的人生。而你几乎控制不了自己的注意力,无法为自己的注意力下命令,让自己不要屈从于这台机器的诱惑。
  • 大家都知道,我们使用的“免费”社交媒体平台并不是真的免费,就像俗话说的,你不是客户,而是被销售的产品:换言之,科技公司的利润源于攫取我们的注意力,然后将它卖给广告商。
  • 社交媒体上所有的争吵、假新闻,以及公开羞辱,在平台的老板看来都不是缺陷。它们是这种商业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你也许还注意到,这一切都是通过“说服式设计”来传递的。
  • 我们随处可见的下拉刷新手势就是一例,它利用一种叫作“可变奖励模式”的现象,让人们不断滑动屏幕。当你无法预测刷新屏幕后能否看到新的内容时,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你更有可能不断尝试,一次、两次、三次,就跟玩老虎机的情形一样。
  • 麦克纳米认为,更好的比喻是用户是燃料,是被扔进硅谷之火的木材,是没有人味的注意力资源库,被毫不留情地开采利用,直至耗尽。
  • 当你不经意间在脸书上浪费了一个小时,回过神以后你会原谅自己,认为你浪费掉的时间只不过是虚度的一小时而已。可是你错了。因为注意力经济的设计是优先列出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而非最真实、最有用的内容,它时时刻刻都在系统性地扭曲我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印象,这些被扭曲的判断也影响着我们如何分配自己的线下时间。
  • 2024/05/17 发表想法
    • 新闻确实很容易改变我们的决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判断,尤其是当下各种自媒体。
原文:如果社交媒体说服了你,你所在城市的暴力犯罪比实际情况严重得多,那么你在街上走路时可能会害怕得不到安全保障,可能会待在家里而不是出去探险,还可能会避免与陌生人接触。
  • 用哲学家哈里·富兰克福的话说,它们破坏了我们"想要得到我们需要之物”的能力。
  • 次黄昏降临时,我独自走在苏格兰的一处沙滩上,有海风吹过,我突然感受到了“说服式设计”带来的一种特别令人不安的副作用:当你参与的活动不是被一群专业的心理学家精心设计,绞尽脑汁以确保你的注意力不会减弱时,你便会开始感到焦躁不安。我十分喜欢黄昏时分有风吹过的苏格兰海滩,比我记得的在社交媒体上遇到的任何事都要喜欢。不过只有后者是专门设计用来不断迎合我的兴趣,牵动我的神经,以便能始终抓住我的注意力。难怪现实的其余部分有时似乎无法与之竞争。
  • 这多亏了注意力的一个特殊问题,那就是注意力极难自我监控。
  • 2024/05/17 发表想法
    • 因为你的注意力已经被左右了
原文:一旦注意力经济已经让你足够分心、恼火、紧张,你很容易就会认为如今的生活免不了就是这样。
  • 用T.S.艾略特的话来讲,我们“被分心之事从分心的状态中分走了神”。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是,如果你确信这些都不是你的问题,社交媒体并没有让你变成一个更加愤怒、更缺少同理心、更加焦虑、更加漠不关心的人,很可能是因为它已经做到了。你有限的时间已经被占用了,只是你尚未意识到任何差错而已。
  • 技术评论家崔斯坦·哈里斯常说的那样,每当你打开一个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就会有“一千个人在屏幕的另一头”依靠将你留在那里来赚钱。
  • 我们不必放过硅谷,不过我们也应该老实交代,很多时候我们自愿屈服于分心之事。
  • 现在是时候仔细审视它一番了。
亲密的阻碍者
  • 2024/05/17 发表想法
    • 1969 年冬,美国男子史蒂夫·杨在日本纪伊山地接受佛教真言宗训练,历经波折后开始一百天独修,期间虽遭受冰水净身的折磨,但他逐渐领悟到专注当下可减轻痛苦并提升集中精神的能力,此后他成为冥想老师杨增善,他意识到集中精力于当下能让日常事务变得有趣,真正问题在于内心抵触而非事情本身。
原文:按照他的话就是(虽然传统的佛教僧人必定不会这么说),这是一个“大型生物反馈机制”,设计用来训练他集中精神:只要他能够保持专注,机制就奖励他(减少痛楚的感受),而一旦他做不到,就惩罚他(增加痛楚的感受)。
  • 当我们屈从于分心时,内心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点:我们的动机是逃离当前经历中令人不悦的部分。
  • 想象一下这个典型的场景:你在工作时被社交媒体吸引了注意。通常情况不是你本来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工作,突然间注意力就不听使唤地被带走了。其实是你在盼望着一个借口出现,哪怕再小的借口也可以,帮你逃离正在做的事情,不去感受工作给你带来的不悦。
  • 注意力溜到了推特的帖子或名人八卦网站上,而你也没有感到不情愿,反而觉得释怀。
  • 玛丽·奥利弗将这种想要分心的内在冲动称为“亲密的阻碍者”它是“自我中的自我,是声声口哨以及门板上的重击”,它向你许诺更轻松的生活,你只需要将注意力从手头上有意义但有挑战性的任务上挪走,打开下一个浏览器标签页,无论什么内容都好
重要的事带来的不安
  • 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如此不安?为什么我们宁愿逃到消遣当中,逃离到我们并不想要用自己的人生完成的事当中?
  • 更常见的问题是厌倦感,通常是没有来由的厌倦感。
  • 这一谜团的答案就是,我们向分心屈服,其实是不想面对有限性带来的痛苦面对人只拥有有限时间的困境。
  • 尝试专注于某件你认为重要的事情时,你就要被迫面对自己的局限了。
  • 再次引用心理治疗师布鲁斯·蒂夫特的话就是,你得让自己冒险,去体会“现实带来的幽闭恐惧,以及囚禁、无力与束缚感"。
  • 我们往往认为厌倦感只是源于我们对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不是特别感兴趣,可事实上,这是人在直面自己有限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极度不适的体验时的一种强烈反应。
  • 2024/05/18 发表想法
    • 被动自由是一种麻醉,主动创造自由是咖啡因。
原文:为了麻醉有限性带来的痛苦,它只需让你感觉不受约束。
  • 为了麻醉有限性带来的痛苦,它只需让你感觉不受约束。
  • 为何那些战胜分心的推荐策略,包括戒网瘾、规定自己何时去查看收件箱等方法,最后极少见效,或者见效的时间并不长久。
  • 即使你停用脸书,在工作日禁用社交媒体,去深山的小木屋里住上一阵子,你也很可能仍然觉得很难专注于重要之事,于是你会想办法通过分心来缓解痛苦:白日做梦,打个不必要的盹儿,或者按照生产力极客喜欢的做法,重新设计你的待办清单,或者重新整理一番办公桌。
  • 配偶谈话时难以专心,不是因为你偷偷在饭桌下看手机。应该反过来说,你之所以“偷偷在饭桌下看手机”,是因为你很难将精力专注在对话上——倾听需要精力、耐心,需要愿意投降的精神,也因为听到的内容可能不会让你开心,看手机自然更愉快。
  • 要削弱分心的力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去期待事情有其他的情形,也就是去接受这种不愉快只不过源于人是有限的个体,当我们专注于那种有难度又有价值的任务,就不得不面对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人生如何展开的这种感受。
  • 接受没有解决方案的现实就是解决方案。
  • 只有接受自己的真实处境,停止与事实抗争,并让自己更充分体会冰水浇在身上的感受时,痛苦才会消退。
  • 面对一个困难的项目,或者一个枯燥的星期天下午,方法不是去追逐平静或者专心致志的感觉,而是承认不适感是必然的,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自己的现实处境,而不是抱怨它。
  • 2024/05/19 发表想法
    • 降低期待值
原文:有一种非常现实的解脱方法,就是领悟到作为一个有限的人,你永远都不会从中得到解脱。你无法对事情的进展发号施令。但矛盾的是,一旦你接受现实的限制,获得的奖赏便是现实不再如此具有约束感了。
  • 有一种非常现实的解脱方法,就是领悟到作为一个有限的人,你永远都不会从中得到解脱。你无法对事情的进展发号施令。但矛盾的是,一旦你接受现实的限制,获得的奖赏便是现实不再如此具有约束感了。

第二部分:无法控制的事

  • 我们从未真正拥有时间
  • 你计划做的任何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你在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 如果听从关于订计划的标准建议,给自己留下比预计所需多一倍的时间,可能会让实际情况变得更糟。
  • 我们都喜欢尽量提早确认未来会如何发展,然后提前打理好一切。如果我们不得不与那些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人相处,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 我从小就被教育,那些不在出发或入住时间的四个月之前就订好机票和酒店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简直不可原谅。一家人度假时,我们必定会格外早就出门,提前三小时在机场候机,提前一小时在火车站等待《洋葱报》的一则头条标题为“爸爸建议我们提早14小时到机场”,这明显是受了我童年的启发]。所有这些都让小时候的我非常暴躁,如今也让我很烦恼,而令我最抓狂的是,我特别清楚自己也是那种人。
  • 有时候,当你要出门旅行,为到达出发地点而提前预留充分的时间真的很重要。
  • 投入如此多精力来规划未来也有麻烦。尽管偶尔提前规划可以防止一场灾难,但在其余的时间里,它反而会加剧本来想要缓解的那种焦虑感。
  • 计划强迫症患者本质上是向未来索求某些保障,但它永远都无法提供他们所渴望的保障,因为未来明显还未到来。毕竟,无论预留了多少个钟头,你都无法完全确定不会发生耽误你到达机场的事。
  • 担心就是在脑中一次次尝试制造对未来的安全感,然后失败,然后再次尝试,一遍又一遍。
  • 仿佛只要付出了担心,就能在某种程度上规避灾难。换言之,人们之所以担心,是内心想要提前得知事情会发展顺利:你的伴侣不会离开你,你会有足够的退休金,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夺走任何你心爱之人的生命,你最喜欢的候选人会赢得下次竞选,你会在星期五下午做完待办清单上的任务。
  • 涉及时间问题时,我们就会拒绝承认自己固有的有限性,这是担心者明显赢不了的一场战斗。
任何事都可能发生
  • 重要的是去面对,而不是回避我们拥有的时间如此之少这一令人不安的现实。
  • 将时间看作我们“拥有”之物这一想法首先就值得怀疑。
  • 当我们说自己有时间时,真正的意思是我们觉得应该会有时间。
  • 坎恩写道,“不过这时间从未真正被我们占有过。”任何因素都可能让你的设想泡汤,夺走你原本以为自己“拥有的”用来完成一项重要工作的三个钟头:你的老板有可能中途交代一项紧急任务,打乱你原本的计划;地铁有可能发生故障;你也有可能死去。即使你最后真的完整获得了这三个钟头,就像预期的那样,你也无法在过程中就确定这一点,直到这些钟头已成为历史。只有当未来已变成过去,你才会对它有确定感。
  • 但其实从未有人真正拥有四千个星期的寿命——不仅是因为你也许最终活不了那么久,还因为在现实中,你甚至从未拥有哪怕一个星期。也就是说,你不能保证下星期一定会到来,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如愿使用它。
  • 你只是发现在每一个时刻到来之际,自己便已身在其中,已被抛入这一时间与地点,随之而来的还有所有的限制。
  • 除了将人的存在视为一系列瞬间的组合,没有其他的理解方式。
  • 2024/05/21 发表想法
    • 降低预期,降低对时间的期待。
原文:我们几乎所有关于未来的思考、计划、目标设定以及担心,其默认前提就是假设时间是我们能够占有或者控制的东西。这让我们一直焦虑不安,因为我们的期待永远会撞上顽固的现实,时间不是我们的所有物,也无法被我们掌控。
  • 我们几乎所有关于未来的思考、计划、目标设定以及担心,其默认前提就是假设时间是我们能够占有或者控制的东西。这让我们一直焦虑不安,因为我们的期待永远会撞上顽固的现实,时间不是我们的所有物,也无法被我们掌控。
  • 2024/05/21 发表想法
    •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认清现实。
原文:所有焦虑的根源——我们在当下的一刻就感觉需要知道这些努力最后会有结果。
  • 所有焦虑的根源——我们在当下的一刻就感觉需要知道这些努力最后会有结果。
  • 对于焦虑,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有效解决方式就是,你只需要认识到你在要求未来给予保障,但未来绝对不会满足你无论你做多少计划、有多么烦恼、为到达机场预留了多少时间。无论怎么做,你都无法预知事情是否会进展顺利。
  • 未来不是那种可以随你支配的东西
  • 法国数学家兼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所言:“我们如此轻率,游荡在并不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我们试图让未来(给予现在支持),还想着安排不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计划着并不确定能够到达的时间。”
  • 不过大多数人可能会承认,我们并没有对未来施加多少控制,最终也还是到达了人生现在的位置。
  • 2024/05/21 发表想法
    • 偶然塑造了一切。
原文:无论你人生中最珍视什么,它总是可以追溯到某些你原本不可能计划的偶然发生的事情上,而现在去回想这些事,你肯定也改变不了它们。
  • 无论你人生中最珍视什么,它总是可以追溯到某些你原本不可能计划的偶然发生的事情上,而现在去回想这些事,你肯定也改变不了它们。
  • 波伏娃的话里有一层含意令人宽慰:尽管已经发生的事情当中,我们无法控制任何一件,但每个人还是成功抵达了自己人生当下的这一刻——因此至少可以抱有一些希望,当不可控制的未来到来时,我们也能平安度过。
管好自己的事
  • 过去不可控、未来不可知,
  • 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时间上,也就是此时此刻。“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道德经》如此提醒。
  • 当时在场的作家吉姆·德雷弗回忆道:“那次演讲讲到中途的时候,克里希那穆提突然停下来,身体前倾,有些狡黠地说:‘你们想知道我的秘密是什么吗?’我们所有听众就像是同一个人似的,同时端坐起来……我能看到周围所有人的身子都在往前倾,耳朵竖起,嘴巴慢慢张开,一副屏息期待的样子。然后克里希那穆提用一种柔和、近乎羞怯的声音说道:‘你们看,我不介意会发生什么。’”
  • 过“不介意会发生什么”的人生,是指内心并不总想要未来符合你的要求-这样你就不必总是紧张不安,总想着看事情是否按自己的期望发展了。
  • 当坏事还是不免发生,我们依然可以尽自己所能地应对。我们不是必须接受痛苦或者不公就是事物规律的一部分。但如果我们不要求事情必须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就会在焦虑实际存在的唯一时刻,也就是当下此刻,从这种感受中解放出来
  • 真正的问题不是制订计划,而是我们搞错了计划的意义。
  • 美国冥想老师约瑟夫·戈尔兹坦的话来说,我们忘记了,或者说我们无法面对“计划只是一种想法而已”。我们对待自己的计划如同对待套索,把它从现在抛向未来,试图让未来听从命令。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一个计划充其量只表现了你在此时此刻的意愿。它表达的是你在当下想要如何对未来施加小小的影响力,而未来当然没有义务遵从你的想法。
你在这里
  • 2024/05/21 发表想法
    • 时间作为工具 使用时间:指的是将时间视为工具,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利用它。 工具性关系:人们往往不享受正在做的事情本身,而是关注它们所带来的结果。例如: 烧水: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个过程,而是因为想喝咖啡。 洗袜子:并不是因为喜欢操作洗衣机,而是因为想穿上干净的袜子。 潜在的危险 过度投入:如果我们总是以工具性的方式使用时间,可能会忽视当前的生活状态,而专注于未来的目标。 忽略当下:眼里只有向往的地方,而不关注自己现在身处何地,这种心态容易导致问题。 精神上活在未来:这种心态意味着人们的思想总是集中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认为真正的价值和幸福在将来某个时间点才能实现。 风险的结果 永远不会到达:将人生的价值定在尚未到达的未来,使得人们在精神上无法真正享受当前的生活。即使到达了一个目标,又会设定新的目标,导致永远在追逐,而不满足于现在。 总结 这段文字提醒我们注意时间的使用方式。过度关注工具性时间关系可能使我们忽视当前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重要的是平衡对未来的追求与对当下的关注,避免让自己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在未来而无法享受现在。
原文:将时间视为我们的所有物,试图控制它,似乎会让生活变得更糟。我们不可避免地执迷于“充分利用时间”,由此会发现一个不幸的真相:你越是专注于充分利用时间,日子就会变得越像是你必须熬过去的事物,以通往更加宁静、美好、充实的未来时刻,而那个时刻实际上永远都不会到来。
  • 将时间视为我们的所有物,试图控制它,似乎会让生活变得更糟。我们不可避免地执迷于“充分利用时间”,由此会发现一个不幸的真相:你越是专注于充分利用时间,日子就会变得越像是你必须熬过去的事物,以通往更加宁静、美好、充实的未来时刻,而那个时刻实际上永远都不会到来。
  • “使用时间”就是将它作为工具,视它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我们每天都在这么做:你烧水并不是因为喜欢烧水,你把袜子扔进洗衣机也并不是因为喜欢操作洗衣机,只是因为你想喝咖啡,想穿上干净的袜子。结果却很危险,因为你很容易过度地投入这种工具性的时间关系中,你眼里只有向往的地方,却不去看现在身在何处。结果你会发现,自己在精神上活在未来,将人生“真正”的价值定在某个你尚未到达也永远不会到达的时间之上。
  • 心理学家史蒂夫·泰勒在《回归理智》一书中回忆道,他观察伦敦大英博物馆里的那些游客,他们并不是真的在观赏面前的古埃及文物罗塞塔石碑,只是在用手机对着石碑拍照录像,以备过后观看。他们如此专注地将时间用于获取未来的收益,为了以后能回顾或分享这次经历,却几乎没有体验展览本身。(又有多少人之后会把这些录像翻出来看呢?)当然了,抱怨年轻人用手机的习惯是我和泰勒这种坏脾气的中年人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不过他更深层的意思是,我们所有人都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我们做的所有事(换言之,就是生活本身),只有为另外的事情奠定了基础,才会被视为有价值。
  • 2024/05/21 发表想法
    • 陷于这种心态的人认为,无法感到满足和快乐是因为自己还没能完成某些具体的事。专注于未来的态度。有时候收藏文章也不要想着稍后读,就当下读就好了,也不要怕错过。当下最重要。
原文:人们想象着自己完成这些事以后,就能感到自己掌控了人生,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事实上,这种试图获取安全感的方式意味着他们永远不会感到满足,因为当下仅仅被视为通往某个更完美的未来的途径。当下这个时刻本身则永远不会令人满足。即使自己确实规划好了工作,或者遇见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也只会再找别的理由继续推迟满足感。
  • 人们想象着自己完成这些事以后,就能感到自己掌控了人生,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事实上,这种试图获取安全感的方式意味着他们永远不会感到满足,因为当下仅仅被视为通往某个更完美的未来的途径。当下这个时刻本身则永远不会令人满足。即使自己确实规划好了工作,或者遇见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也只会再找别的理由继续推迟满足感。
  • 2024/05/21 发表想法
    • 牛马的一生
原文:哲学家阿伦·沃茨曾对此做过一番有个性的生动解释:就说教育吧。这真是个骗局。小时候,你被送进托儿所。到了托儿所,他们说你下一步可以为上幼儿园做准备了。然后一年级来了,然后是二年级、三年级……到了高中,他们告诉你,你要为上大学做准备了。而到了大学,你要为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做准备……(人们)就像毛驴,不停追逐着在自己面前晃悠的胡萝卜,而那胡萝卜其实是被一根绑在自己脖子上的棍子吊在眼前。人们从未在这里。人们从未抵达那里。人们从未活过。
  • 哲学家阿伦·沃茨曾对此做过一番有个性的生动解释:就说教育吧。这真是个骗局。小时候,你被送进托儿所。到了托儿所,他们说你下一步可以为上幼儿园做准备了。然后一年级来了,然后是二年级、三年级……到了高中,他们告诉你,你要为上大学做准备了。而到了大学,你要为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做准备……(人们)就像毛驴,不停追逐着在自己面前晃悠的胡萝卜,而那胡萝卜其实是被一根绑在自己脖子上的棍子吊在眼前。人们从未在这里。人们从未抵达那里。人们从未活过。
因果灾难
  • 直到身为人父,我才领悟到,我之前的成年生活都完全沉浸在这种追逐未来的心态里。
  • 2024/05/21 发表想法
    • 似乎只有这样才会吸引人去买它们出版的书,才能够吸引到人的注意力。
原文:两边阵营的专家都如此全然地专注于未来几乎所有我看过的育儿指南,无论是书本上的还是网上的,似乎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未来最快乐、最成功、最能赚钱的大孩子以及成年人。
  • 两边阵营的专家都如此全然地专注于未来几乎所有我看过的育儿指南,无论是书本上的还是网上的,似乎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未来最快乐、最成功、最能赚钱的大孩子以及成年人。
  • 不过他们真正的动机其实是,这么做可以最有效地确保孩子未来心理健康(同样没有确凿证据)。这种观念给了我猛烈一击。
  • 更糟糕的是,我逐渐明白,对充分利用时间的痴迷,意味着我在利用自己的儿子,把另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作平息自己焦虑的工具我只是在将他当作一个手段,以实现假想中未来的安全感与平静的心境。
  • 作家亚当·戈普尼德将我掉入的这个陷阱称为“因果灾难”,他将之定义为“证明某种育儿方式的对错就是看它会产生哪种成年人”。
  • 否则你怎么判断对错?直到你发现它会让童年丧失所有的内在价值,因为童年仅被视为成年的训练场。
  • 19世纪俄国哲学家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口表述了出来。赫尔岑努力地接受他的儿子遭遇海难去世的事实他坚称,儿子的人生价值并不因为没有长到成年而有所贬损。“因为孩子会长大,所以我们就认为一个孩子的意义就是长大,”赫尔岑说,“但孩子的意义是当一个孩子。
  • 大自然对于哪怕只有一天的生命都不会鄙夷。它会将自身的全部都倾注每一个时刻之中……人生的丰富就在于它的流动。过后就太迟了。
最后一次
  • 作家兼播客主持人萨姆·哈里斯曾提出一个令人不安的观点,他认为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一切事情:由于人生有限,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充斥着最后一次做的事,这其实难以避免。
  • 在某种意义上,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是“最后一次”。
  • 它来了,过后你便再也得不到它了-—而一旦它走了,你剩余的时刻就会比之前少。将这些时刻仅仅当作通往未来某个时刻的垫脚石,表明了你对自己的真实处境的某种程度的忽视。
  • 我们身处于一个以工具主义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当中。
  • 理解资本主义的一个方式是将它看作一台巨型机器,这台机器为了获取未来的收益,会将它碰到的一切都变为工具地球上的资源、你的时间以及能力(或者说“人力资源”)。
  • 解释一个平时看来十分神秘的真相: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富人往往都出乎意料地痛苦。他们都非常善于将自己的时间工具化,来为自己创造财富,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成功人士的定义。他们如此努力地将自己的时间化为工具,但结果却是,他们此时此刻的人生只能被当作通往未来幸福的交通工具,其他什么也不是。于是他们的生活失去了意义,即便银行账户的余额还在增加。
  • 全球幸福指数方面,墨西哥就经常超越美国,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则流传已久的寓言故事:一个正在度假的纽约商人与一个墨西哥渔夫闲聊,渔夫说他一天只工作几小时,大多数时间都在一边晒太阳一边喝酒,和朋友一起玩音乐。商人对于渔夫的时间管理方法感到诧异,提出了一条建议。他解释道,如果渔夫工作更卖力,他就能用利润投资更大规模的船队,雇用别人打鱼,挣得数百万美元,然后提早退休。“那之后我要做什么呢?”渔夫问道。“哦,之后嘛,”商人回答,"你就可以一边晒太阳一边喝酒,还可以和朋友一起玩音乐。”
  • 一名表面风光、积极进取的律师没能参加家庭晚餐或孩子的学校演出时,并不一定是因为他“太忙”,即字面意义上的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也可能是因为他根本无法想象一项无法被商品化的活动也值得参与。
  • 信奉可计费小时观念的律师在理解时间的意义时,很难不将其商品化,因此也就领悟不到参与这类活动的真正价值。”
  • 当一项活动无法被添加进可计费小时的流水账,它就变得像一种无法承担的奢侈品。
  • 我们选择了以如此弄巧成拙的方式将时间视为工具,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它能帮我们保有这种全然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觉。
  • 关键时刻其实永远都是当下-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当下组成,最后以死亡告终,而你很可能永远都到达不了那种感觉,将一切都安排得完美有序的状态。
  • 痴迷于善用时间以服务于未来的目的(如果他今天还在写作的话,可能会说这是痴迷于“个人生产力"),根本上是受不想死的欲望驱使。"‘目的性’的人,”凯恩斯写道,“总是将他对于自己行动的兴趣着眼于未来,试图从行动中获得一种欺骗和迷惑的永生。
  • 2024/05/24 发表想法
    • 旅游拍照为了未来,失去了一个体验。
原文:过代价是巨大的。他永远无法在当下喜欢上一只真正的猫,也无法享受真正的果酱的美味。他过于努力地充分利用时间,最后反而错失了人生。
不在当下
  • 虽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开始关注“细细品味”的好处,努力体会人生中的小确幸,但令人困惑的是,做到这样十分困难。
  • 罗伯特·波西格在他的嬉皮士经典著作《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描述了他与幼子一起来到俄勒冈州辽阔的火山口湖边的情景。火山口湖由一座史前火山喷发后塌陷而形成,是美国最深的湖泊,湖水湛蓝耀目。他本来一心想要从这次经历中获得最深的体会,不知怎的却失败了:“(我们)看到火山口湖时的感觉是‘哦,不过如此’,和照片上差不多。我观察了其他游客,他们也都一副迷茫的表情。
  • 努力活在当下的做法,虽然看起来好像与前者相对立,但实际上不过是与之略有不同的另一个版本而已。
  • “活在当下”这个表达,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人对身边发生的所有事都表现出一副置若罔闻的惬意样子。而事实上,试图活在当下并不让人感到惬意,反而让人紧张努力获得最强烈的当下体验,必然得到相反的效果。
  • 我最喜欢的例子是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5年做的一项研究。参与这项研究的夫妇被要求在连续两个月内,将夫妻生活的频率提高到平时的两倍。
  • 不过我想说,这项研究结果实际表明了,过于努力地提升夫妻生活的强度并不能令人幸福。
  • 尽管活在当下能引起那么多令人轻松愉快的联想,但这种想法仍然是另一种形式的工具主义,纯粹将当前一刻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以便让自己感觉可以控制这逐渐展开的时间。
  • 正如作者杰伊·詹妮弗·马修斯在她书名取得非常好的小书《关于做你自己的精华指南》中所写:“我们无法从人生中拿出任何东西。没有一处外在之地可以让我们存放它。在人生之外,没有一个小口袋(能够让我们)将生活给我们的粮食偷走后藏在那里。此刻的人生没有外在。”更全然地活在当下,也许就是最终意识到,你之前从未有过任何其他选择,你只是存在于此时此地。
重新探索休息的意义
  • 为什么在海边度假,与朋友一起吃饭,或者早上睡个懒觉,需要用提升工作效率来辩解?“你总是听到人们说,更多的休息时间可能对经济发展有好处。”约翰·德·葛拉夫愤愤地说。
休闲的没落
  • 德·葛拉夫指出,当我们仅仅将时间视作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的资源,就会产生一个更隐蔽的问题:我们会开始感受到压力连休闲时间也要有效地利用。
  • 原本认为享受休闲只是为了休闲本身,这就是休闲的全部意义,而现在不知怎的,这似乎还不够。
  • 如果你不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当作对未来的投资,好像就在以某种方式败坏自己的人生。
  • 她似乎总是在为10公里赛跑而训练,但却无法随意地跑个步:她说服自己,只有当未来可能取得成就时,跑步才是有意义的事。这种心态也影响了我,在参加冥想课程和静修的那几年里,我几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是也许有一天我能达到永远平静的境界。
  • 只要你的目的并不是探索世界,而是增加经历,想着以后会觉得自己充分利用了人生(这里的区别很微妙)。
  • 早在1962年,评论家沃特·科尔在他的《休闲的没落》一书中就称这种想法为陷阱。科尔写道:“我们所有人都在被逼着为了获取利润而阅读,为了获取人脉而聚会……为了慈善事业而赌博,为了城市的繁荣而在晚上出门,为了重建房子而待在家过周末。”现代资本主义的辩护者则喜欢指出,不管我们感觉如何,我们实际上比几十年前有了更多休闲时间均每位男性每天多出了五小时,女性相对稍少一点。
  • 休闲本身不那么休闲了。它反而常常让人感觉像是又一项待办清单上的任务。
  • 对古代哲学家而言,休闲并非达成某个其他目的的手段。相反,所有其他值得做的事的目的都是休闲。
  • 亚里士多德称,真正的休闲(他在这里指的是自省与哲学思考)是最崇高的美德之一,因为它本身就有价值。
  • “商业”一词的拉丁语为negotium,字面意思是“非空闲的”,它反映的观点是工作偏离了人的最高使命。
  • 工作对某些人而言也许就成了必需品,尤其是奴隶辛苦劳作,雅典与古罗马的市民才能得到休闲。但这种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尊严的,当然也不是活着的主要意义。
  • 一些历史学家称,16世纪时居住在乡下的人,平均每年只工作150天左右。尽管这数据颇具争议,但没有人会怀疑,休闲在几乎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居于近乎核心的地位。
  • 在16世纪70年代,达勒姆郡的詹姆斯·皮尔金顿曾抱怨道:“劳作的人会在早上休息良久。在开始工作之前,他已花掉了一天当中的不少时间。然后他必须在习惯的时间吃个早餐,尽管他还没挣得这份早餐钱,不然准会发牢骚……中午他必须睡觉,下午还要喝上几杯。这些事情会用掉一天当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
  • 时钟时间概念的传播,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 工厂与作坊要求几百人协作劳动,他们按小时计酬,结果休闲与工作被明显区分开来。对工人而言,这背后意味着一条约定:在工作时间以外,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只要它不影响(最好能有助于)你的工作(因此,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喝酒的爱好表示厌恶,背后有着赚取利润的动机:你在休闲时间喝醉了,然后醉醺醺地来上班,就违反了这个约定)。往小了说,这个新局面让工人比以往更加自由了,因为他们的休闲时间确实成了自己的。
  • 一种新的等级制度建立了起来。在新形势下,工作被看作存在的真正意义,休闲只是用来恢复和补给精力,以便做更多的工作。
  • 对于一般的作坊或者工厂里的工人而言,工业化的生产并不能满足其存在的意义:工作是为了赚钱,并不是为了它本身带来的满足感。于是现在工作时间便与休闲时间没有两样,人们的整个人生价值都取决于未来的某个东西,而不是其本身。
  • 讽刺的是,那些劳工改革者呼吁人们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并最终获得了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实际上却助长了这种对待休闲的工具化态度,这种认为只有非纯粹享乐情况下的休闲才合理的态度。
  • 19世纪马萨诸塞州的纺织工告诉调研人员,他们实际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时间用来“环顾四周,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他们渴望真正的休闲,而不是换一种形式的生产力。
  • 马克思主义者保尔·拉法格后来所说的“懒惰的权利”,
  • 我们已继承了一套根深蒂固的奇怪观念,用来理解“好好地”度过休息时间意味着什么(以及它的反面,怎样算是浪费掉休息时间)。
  • 根据这种时间观念,任何不为未来创造价值的行为,从定义上而言就是游手好闲。
  • 2024/05/25 发表想法
    • 休息也是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存在。
原文:我们变得很难只为休息本身去享受片刻的清闲,不去管未来能够得到什么收益,因为没有工具价值的休息感觉就像是浪费。
  • 我们变得很难只为休息本身去享受片刻的清闲,不去管未来能够得到什么收益,因为没有工具价值的休息感觉就像是浪费。
  • 为了最充分地过好你有幸获得的唯一的人生,你必须克制自己,不将每一段闲暇时光都用于个人发展。
  • 这个角度来看,闲散不仅可以被原谅,而且简直就是一种责任。
病态的生产力
  • 一个极少被承认的真相:在这个剥夺了所有休息机会的经济体系中,我们不仅仅是受害者,也越来越不想休息当事情正在劲头上,此时停下工作会让我们特别不快;当感觉自己似乎效率不高时,我们便会坐立不安。
  • 小说家丹尼尔·斯蒂尔,她在2019年接受《魅力》杂志采访时,透露了自己如何在72岁前写出179本书,几乎每年出版七本的秘诀:几乎所有时间她都在工作,一天20小时,每月还有几天是24小时都在写作,每年只休假一星期,基本不睡觉。(她说:“除非困得能在地板上睡着,不然我不会上床睡觉。如果能睡上四个小时,对我来说那就是一个真正的良宵了。”)斯蒂尔因其“野蛮粗暴”的工作习惯而广受好评。
  • 斯蒂尔自己似乎也承认,她是在用工作逃避自己的复杂情绪。她的个人经历充满磨难,儿子成年后因吸毒过量而离世,自己则离婚不少于五次。她告诉《魅力》杂志,工作是“我的避难所。即使生活中发生了糟糕的事情,但工作不会变。它很可靠,是我避难的地方"。
  • 对于任何类似于浪费时间的行为,我们在不安的同时都会保留一种渴望,一种类似于对永恒救赎的渴望。
  • 为了休息本身而休息,享受一段纯粹的慵懒时光而不为其他,首先需要接受“这就是了”的事实:你的每一天并非在朝着那个想象中的未来、那个完美得无懈可击的快乐状态迈进,带着这种假想对待自己的时间,会系统性地消耗这四千个星期的内在价值。
  • 在这世上的短暂时光里,如果我们想做自己,由此找到一些生活的乐趣,那么我们最好现在就做。
为徒步而徒步
  • 你不应该设立“完成”.徒步这个目标,也不可能到了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便已完成计划内的所有徒步。“你可以停止做这件事,而且终会停止,但你无法完成它。”塞蒂亚解释说,"达成这件事并不会消耗它,不会让它走向终结。”因此,做这件事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它本身。“出去走一走的意义,不过就在于你正在做的这件事上。”
  • 塞蒂亚在他的《中年》一书中所回忆的那样,在即将步入四十岁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渐渐逼近的空虚,后来他才理解,这是自己过着一种项目驱动型的生活造成的。
  • 当你与时间的关系几乎完全是工具性的时候,当前的时刻就会失去意义。这种感觉以中年危机的形式出现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到中年时,我们许多人会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迫近,而死亡让我们无法忽视只为未来而活的荒谬。当你过不了多久就不再有“以后”了,还去不断地将成就感推迟到以后的某个时间点,有什么意义呢?
  • 我们整天都在追求各种渴望达成的成就,然而对于任何一项成就而言,比如在大学获得终身职位,情况往往是要么你还没有达成这项成就(所以你不满意,因为还没有得到渴望的东西),要么你已经实现了它(所以你还是不满意,因为你不再有这项奋斗目标了)。
  • 叔本华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说,对人类来说,拥有“意愿的对象”(你想做的事情或想拥有的东西)本质上是痛苦的,因为尚未拥有它们十分糟糕,但得到它们可能更糟糕:“另一方面,如果(人类动物)因为马上被太容易获得的满足感再一次剥夺了这些意愿的对象,从而造成它们的缺乏,那么一种可怕的空虚无聊感就会袭来。
  •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为了事情本身而做事,也就是说,将部分时间花在为做而做的活动上。
激进的洛·史都华
  • 在一个工具化的时代,拥有爱好的人是颠覆者:他坚持认为有些事情本身就值得做,即使在生产力和利润方面没有回报。我们嘲笑狂热的集邮者或者铁道迷,这可能真的是一种防御机制,让我们不用面对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们真的很快乐,而我们则追求着目的性的生活,无休止地寻找未来的成就感,但并不快乐。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有一个“副业”、一个明确以盈利为目的的类似于爱好的活动,会不那么尴尬(事实上这很时尚)。
  • 爱好会挑战我们注重生产力和业绩的主流文化,关于这一点还有一层含义:对于爱好,你可以显得平庸,而且也许平庸才更好。史都华向《铁路模型家》坦言,其实他并不擅长建造铁路布局模型(其中精密的电气线路就是花钱请人做的)。但这可能是他如此喜欢这件事的部分原因:当你做一件无法超群出众的事时,你就可以暂时放下"好好利用时间"的焦虑了对史都华而言,可以想见,他的这种焦虑包括需要不断取悦观众,卖出满场门票,向全世界展示他仍有号召力等。
  • 里纳尔迪解释说:“在试图获得片刻幸福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其他的东西:耐心和谦逊自不必说,另外还有自由。自由地追求徒劳。对于失败感到无所谓,这种自由具有启示意味。”结果并不是一切。事实上,它们最好不是,因为结果总是后来才出现,而后来总是来得太迟。
急躁螺旋
  • 没有哪个理智的人会真的相信鸣笛声能起到关键作用,让车流前行。
  • 这种无意义的鸣笛其实同样表明,当涉及时间问题时,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这是一种愤怒的号叫,因为鸣笛者无法让周围的世界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快速前进。
  • 中国古代道教的核心观点之一。"曲则全,枉则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类比喻是在说,万物就是它本来的样子,无论你多么强烈地希望情况并非如此。如果你想真正影响世界,唯一的希望就是与这个事实合作,而不是反抗。
  • 交通领域的研究很久以前就证实,驾驶时不耐烦的行为往往会让行车速度变得更慢(焦躁不安的司机往往习惯在等红灯时一点点凑近前面的车,而这种做法会弄巧成拙因为一旦车流开始移动,你就不得不加速得更慢,以免与前车追尾)。
  • 工作太匆忙,你就会犯更多错误,不得不返工;为了早点出门,催小孩快穿衣服,只会让你出门的时间变得更迟。
摆脱重力
  • 我们对于延迟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这反映在各种统计数据中,从路怒症,到媒体播放的政要讲话摘要的长度,再到网民对于加载缓慢的页面一般愿意等待多少秒,不一而足(据推算,如果亚马逊的首页加载速度慢一秒,该公司年销售额将减少16亿美元)。
  • 2024/05/25 发表想法
    • AI时代更是这样。
原文:人们并没有因为新技术节省了这么多时间而感到满意,反倒因为无法让事情进展更快而越来越焦虑了。
  • 人们并没有因为新技术节省了这么多时间而感到满意,反倒因为无法让事情进展更快而越来越焦虑了。
  • 只有将其理解为我们对内在局限性的一种抵抗,
  • 技术进步加剧了人们的焦躁感,因为每一次技术进步似乎都让我们超越了自己的极限。
  • 一旦微波炉可以在六十秒内加热晚餐,你就会觉得零秒加热似乎也可以实现,因此还得等上整整一分钟的现状就更令人抓狂了(你大概注意到了,办公室的微波炉经常显示上一个使用者没有用完的七八秒钟,这精确地记录了他们在哪一刻会急躁得无法忍受)。
  • 一旦大多数人觉得一个人能够在一小时内回复四十封电子邮件,那么如果你想被公司续聘就要做到这一点,不管你对此感受如何。
  • 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说,每当他们拿起一本书,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或“分心感”。
  • 人们是反感阅读花费的时间比自己希望的更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阅读单词、句子和段落了。”公版有声书平台LibriVox的创始人休·麦奎尔感叹道,他一直(至少直到最近)都是文学小说的终身读者。“更别提看完几个章节了。章节通常包含着一页又一页的段落。”相比于往日躺在床上看书的美好体验,他描述着如今发生的变化。“一句话读完。接下来再读一句。也许还能再读第三句。接下来……我就需要干一点儿别的了,做点让我渡过难关的事。我心里感觉痒痒的,只要扫一眼iPhone上的电子邮件;或者给威廉·吉布森写的有趣推文写回复,之后再删掉;或者去《纽约客》上找一篇不错的、真正不错的文章,然后加关注……”
  • 人们抱怨自己不再有“阅读时间”,但正如小说家提姆·帕克斯指出的,现实里一天连半小时空闲时间也找不到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
  • 阅读是一种多半按照文字自身的节奏而展开的活动。一旦读得太急,这项经历就会失去意义。可以说,阅读这项活动拒绝满足我们掌控自己的时间的愿望。换言之,就像现实中许多其他的问题我们不愿意承认一样,好好阅读确实会花费它原本需要的时间。
必须停,却停不下来
  • 他们过惯了不断变化、充满刺激的生活,因此在50分钟的治疗过程中一直坐着,似乎会让他们的身体都痛起来。没过多久布朗便发现,这些人的紧张冲动感其实是一种自我治疗,他们产生这种感觉是为了不去感受其他情绪。
  • “只要我放慢速度,焦虑感就会涌上心头,我就得找一些东西来消除这种焦虑。”伸手抓手机、再次埋头于待办事项清单、在健身房的踏步机上猛踩一阵,这些快节奏的生活习惯都是在以某种方式回避情绪。
  • 硅谷的这些精英让布朗想起了自己还是一个酒鬼时的日子。
  • 布朗和许多曾经的酒鬼一样,非常推崇匿名戒酒会的十二步哲学,她认为酗酒从根本上说是人们想要对自己的情绪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其实你永远也无法做到。
  • 因为这似乎是消除她与父母之间巨大的情感距离的唯一办法,而她的父母终身都是酒鬼。
  • 正是这种恶性循环构成了一项成瘾活动的心理内核。你知道自己必须停下来,但却无法停下来,因为这种伤害你的东西(酒精)好像已经成了控制负面情绪的唯一手段。然而实际上,正是酗酒在助长这些负面情绪。
  • 2024/05/25 发表想法
    • 效率似乎现在面对平常心就是个贬义词。
原文:如果你有酗酒的倾向,好心的朋友还会想办法干预,引导你过上更健康的生活;但如果你是对速度成瘾,社会却往往会赞扬你,朋友也更可能称赞你“有干劲”。
  • 如果你有酗酒的倾向,好心的朋友还会想办法干预,引导你过上更健康的生活;但如果你是对速度成瘾,社会却往往会赞扬你,朋友也更可能称赞你“有干劲”。
  • 匿名戒酒会提出了一条听起来很矛盾的见解,并因此出名:如果你不放弃战胜酒精的一切希望,就没有战胜酒精的希望。
  • (十二步骤的第一步是:“我们承认自己对酒精本就无能为力承认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无法控制。”)
面对现实
  • 布朗认为,我们这些对速度成瘾的人必须回到现实中来。我们必须向现实投降,认识到完成一件事情就是需要时间。
  • 因为你无法强迫现实如你所愿地加快步伐。因为你走得越快,就越会觉得需要加速。
  • 2024/05/25 发表想法
    • 置之死地而后生
原文:当你最终面对现实,承认自己无法控制事情的发展速度时,你就不会再尝试逃避自己的焦虑感,焦虑感也就发生了变化。
  • 当你最终面对现实,承认自己无法控制事情的发展速度时,你就不会再尝试逃避自己的焦虑感,焦虑感也就发生了变化。
  • 待在公交车上
  • 耐心变成了一种有形的能力。
  • 在急于求成的社会里,能够抵挡急于求成的冲动,让事情慢慢来。这样才能把握世界,做有意义的工作,并从工作本身获得满足,而不是把所有的成就感推迟到未来。
  • 2024/05/25 发表想法
    • 非常棒的一个实验。
原文:她在哈佛大学教艺术史。上罗伯茨的课,一开始的作业总是一样的,而且众所周知,这是一份会让学生惊恐大叫的作业:在当地博物馆选择一幅画或一个雕塑,然后一连三个小时盯着它,其间不能查看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也不能跑去星巴克(她勉强让步,上厕所还是允许的)。
  • 她在哈佛大学教艺术史。上罗伯茨的课,一开始的作业总是一样的,而且众所周知,这是一份会让学生惊恐大叫的作业:在当地博物馆选择一幅画或一个雕塑,然后一连三个小时盯着它,其间不能查看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也不能跑去星巴克(她勉强让步,上厕所还是允许的)。
  • 在完成这份作业的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哈佛艺术博物馆的座椅上坐立不安,宁愿去做无数我平时无法忍受的其他事情,比如买衣服、组装平板家具、用大头针扎自己的大腿,因为我可以赶紧做完这类事,不必耐心等待。
  • 2024/05/25 发表想法
    • 听播客也一样。
原文:她认为,如果不试着影响学生的学习节奏,帮他们放慢速度,以达到艺术的要求,那就是她的失职。她说:“学生们需要有人允许他们在做事时花这么长的时间,必须有人给他们一套规则,与他们生活中占主要位置的那套规则区分开来。”
  • 她认为,如果不试着影响学生的学习节奏,帮他们放慢速度,以达到艺术的要求,那就是她的失职。她说:“学生们需要有人允许他们在做事时花这么长的时间,必须有人给他们一套规则,与他们生活中占主要位置的那套规则区分开来。”
  • 为了防止学生匆匆忙忙完成作业,罗伯茨不得不将作业本身布置得“不匆忙”
  • 这种试图克服匆忙的冲动而培养的耐心并不意味着被动或逆来顺受。相反,这是一种积极的、几乎深入骨髓的警醒我们会发现,这样做的好处将远远超出艺术欣赏的范围。
  • 罗伯特·格鲁丁的意思,他把耐心的体验描述为“有形的,几乎可以吃到”,它让事物看上去可以咀嚼(这个词不是很恰当,但它是眼下意思最接近的一个词了),让你可以一口咬下去。你放弃了控制现实节奏的幻想,终于感觉自己能够真正抓牢这种现实了。或者,用英国人的话来说,感到自己真正地投入生活中去了。
边看边等
  • 耐心不仅仅是一种平和面对当下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具体且有用的技能。
  • 有一天,他碰到邻居正在修理除草机,便自嘲般地称赞说:“哇,我真的很佩服你。这些东西我从来都修不好!" “那是因为你没有花时间。”邻居回答道。这句话让佩克耿耿于怀,困扰着他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几周后,当他的一位病人的汽车刹车被卡住时,这句话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 佩克发现,如果你愿意忍受无知带来的不适感,解决方案往往就会出现。
  • 佩克回忆起自己的一名病人,她是一名成功的金融分析师,管教孩子时也会采取仓促的方法。“她常常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比如强迫孩子多吃点早餐、早点上床睡觉,却不管这样做能否解决问题。一旦收效甚微,她就会来治疗……还懊恼地说:‘我拿他们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我该怎么办呢?’"
耐心的三大原则
  • 第一条原则是让自己喜欢上问题。
  • 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并不会阻碍你的生活,而是你存在的实质。
  • 第二条原则是接受激进的渐进主义。
  • 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博伊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研究学术伙伴的写作习惯。他得出一条结论:与其他人相比,他们当中最多产和最成功的人通常会让写作只占日常生活中的很少一部分时间。这样一来,日复一日地坚持就变得更容易了。他们培养耐心,能够忍受自己的一天可能不会有太多收获,而结果却是可以长期坚持,这样一来收获其实更多。他们每天用很短的时间写作,有时甚至短至10分钟,长则不超过4个小时,一到周末,他们就会彻底休息。
  • 博伊斯曾经尝试向一些博土生宣讲这种做法,但那些惊慌失措的博士生基本没有耐心听下去。他们抗议说,自己手头的任务迫在眉腱,承受不起这种自我放纵的工作方式。他们需要完成论文,而且要快!而在博伊斯看来,这种反应恰好证明了他的观点。正因为学生急不可耐地想要以超常的速度尽快赶完作业,他们才无法进步。他们无法忍受那种不适感,不想承认自己无法全然控制写作的速度。因此他们会想办法逃避这种不适感,要么根本就不开始,要么就一头扎进去,全天紧张写作。但是这样做反而会在之后造成拖延,因为他们会讨厌整个努力的过程。
  • 如果你已经决定为了某个项目工作50分钟,那么50分钟一过,你就要起身离开。
  • 在结束时间过后继续工作的冲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耐心,觉得自己还没完成,效率不够高,再也找不到这样理想的工作时间"。停下来有助于增强你的耐心,使你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项目中,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生产力。
  • 最后一条原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创就在模仿的前方。
  • 芬兰裔美国摄影师阿诺·明基宁以一则赫尔辛基公交总站的寓言讲述了一个深刻的真理,来说明耐心的力量。他解释说,赫尔辛基公交总站有二十几个站台,每一个站台都有几条不同的公交线路。在旅程的前半段,从站台出发的每路公交车都会走相同的路线,停靠相同的站点。明基宁建议摄影专业的学生把每一站看成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年。你选择一个艺术方向也许从裸体人像的铂金显影法研究开始,积累自己的作品集。三年后(或者说三站公交过后),你自豪地将作品交给画廊的老板。但沮丧的是,你被告知这些照片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具有原创性,因为它们看起来就像是摄影师欧文·佩恩作品的山寨版。事实证明,佩恩的公交车和你的公交车走的是同一条路线。你对自己浪费了三年时间走别人的路感到恼火,跳下那辆公交车,叫了辆出租车将你载回开始的地方,回到了公交总站。这一次,你登上了另一路公交车,专攻另一种摄影类型。但几站之后,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你被告知,新作品似乎依然没有独创性。你又回到了公交总站。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下去:你的作品没有一件看起来是独一无二的。
  • 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很简单。”明基宁说,“待在公交车上。老老实实地待在公交车上。”在穿越城市的旅程中,赫尔辛基的公交车路线开始分岔,穿过郊区,进入乡村,最后到达各自的目的地。这才是独创性工作开始的地方。只有那些真正有耐心的人才能将身心沉浸在早期阶段,模仿他人,学习新技能,不断试错并积累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 2024/05/26 发表想法
    • 来自一如既往:大多数幼树在它们母亲的树荫下度过它们最初的几十年。有限的阳光意味着它们生长缓慢。缓慢的生长导致密集的,坚硬的木材。 快速生长导致柔软、通风的木材,从未有时间使其致密。柔软、通风的木材是滋生真菌和疾病的温床。“一棵长得快的树腐烂得快,因此永远没有机会变老,”林务官彼得·沃莱本写道。欲速则不达
原文:要想体验老夫老妻之间深刻的相互理解,你就必须与一个人长相厮守;要想知道深深扎根于一个地方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就必须停止四处奔波。这些都是有意义的独特成就,只是必须花费相应的时间才能实现。
  • 要想体验老夫老妻之间深刻的相互理解,你就必须与一个人长相厮守;要想知道深深扎根于一个地方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就必须停止四处奔波。这些都是有意义的独特成就,只是必须花费相应的时间才能实现。
数字游民的孤独
  • 耐心并不是唯一方法。
  • 几乎所有的生产力建议都有一条原则,即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唯一能决定你时间规划的人就是你自己:你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想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工作,想休假就休假,一般不受任何人约束。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掌控感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实现,这样其实并不值得。
  • 马里奥·萨尔塞多的警世故事。他是一位古巴裔美国金融顾问。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游轮上度过的夜晚数量之多无人能及,被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的员工称为“超级马里奥”。作为一名海上居民,他待在船上近二十年,唯一的中断是由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 完全掌控着自己的时间。他曾在“海洋魅力号”上的游泳池边对电影制片人兰斯·奥本海姆说:“我不用倒垃圾,不用打扫卫生,不用洗衣服,所有不产生价值的工作我都不用做。我所有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如果告诉你他其实没有他说的那么快乐,相信你也不会感到惊讶。在奥本海姆的短片《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中,萨尔塞多端着鸡尾酒在甲板上走来走去,凝视着大海,他口中的“朋友”(皇家加勒比游轮的员工)对他报以僵硬的微笑和不情愿的轻吻,然后他开始抱怨自己船舱里的电视收不到福克斯新闻。“我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面对其他不认识的乘客,他这样强调着,而那些乘客则礼貌性地微笑点头,假装十分羡慕。
  • 我可以肯定,如果让我过上和他一样的生活,我不会感到幸福。
  • 借用经济学的说法,萨尔塞多认为时间是一种普通的“商品”——一种对你来说越多就越有价值的资源(金钱就是典型的例子,拥有越多越好)。然而事实是,时间也是一种“关系网商品”,它的价值在于其他人是不是也拥有足够多的时间,以及他人的时间与你的时间是如何协调的。
  • 社交媒体平台也遵循同样的逻辑。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个社交媒体账号,而是其他人也有账号,并且与你的账号相联系。
  • 与金钱一样,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充足的时间是件好事。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就算你能享受这世上所有的时间也没什么用。无数重要的事情,比如社交、约会、抚养孩子、创办企业、开展政治活动、实现技术进步,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我们必须与他人的时间同步。
  • 时间充裕却没机会与他人同步,这样不仅没有意义,也特别令人难过。
同步与不同步
  • 你要放弃自己的一些权力,自由决定用它做什么、什么时候用它。我得承认,我之所以决定离开报社,成为一名自由作家,主要就是为了在时间方面更加自由。我们之所以会认为一些工作不错,其背后隐含的理由也是如此,例如能方便有小孩的员工的弹性工作制,还有一些可以允许员工远程上班的工作制度。经历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封城之后,这些措施应该会更加普遍。"一个资源普通但时间灵活的人,显然比一个资源无限但没有灵活时间的富人更加幸福。”从漫画家转变为励志大师的斯考特·亚当斯在总结个人时间管理思想时给出了这样的忠告。因此他说:"在你寻求幸福的过程中,第一步便是不断努力控制时间。”这种观点的最极致的表现形式就是“数字游民”这种现代生活方式-将自己从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解放出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带着笔记本电脑环游世界,在危地马拉的海滩或泰国的山顶上经营自己的网络事业。
  • 曼森得知另一位数字游民“在日本的郊外,看到一家人在公园里一起骑自行车时泪流满面",这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他所谓的自由,这种理论上随时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能力,让眼前这样平凡的快乐变得遥不可及。
  • 个人获得时间上的自由,就不容易与其他人协调时间。
  • 瑞典乌普萨拉的研究人员特里·哈蒂格和几位同事巧妙地证明了同步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 2024/05/26 发表想法
    • 独乐不如众乐。
原文:瑞典人休假时会更快乐(平均的抗抑郁药用量更低)。而另一个结论更具启示意义:哈蒂格证明,在特定日期休假的人越多,抗抑郁药的用量就同比例下降得越多。或者换一种说法,同时休假的人数越多,人们就越快乐。
  • 瑞典人休假时会更快乐(平均的抗抑郁药用量更低)。而另一个结论更具启示意义:哈蒂格证明,在特定日期休假的人越多,抗抑郁药的用量就同比例下降得越多。或者换一种说法,同时休假的人数越多,人们就越快乐。
  • 长期失业的人在周末到来时幸福感会提升,尽管没有工作,但他们也会像忙碌一周后的上班族那样享受闲暇的周末。周末之所以令人开心,部分原因是他们可以与同样休假的人一起度过。此外,对于失业者来说,周末为他们提供了喘息的机会,因为周末本来就不必工作,他们无须为此感到羞愧。
  • 人们需要的不是可以自己灵活控制的日程安排,而是他所说的“对时间的社会调节”:人们需要更多的外部压力,让他们以特定方式安排自己的时间。
  • “菲卡”(fika)让我体验到了上述想法的小型现实版。这是个瑞典词,指的是在一些公司,每天一到时间,每个人都离开办公桌,一起喝咖啡、吃蛋糕。
  • 因为在菲卡的过程中,一些无形但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工作时的分工被搁置在一边,人们不分年龄、阶级和职位,讨论与工作有关或无关的事情:在这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交流与吃喝比等级与职位更重要。一位高级经理告诉我,这是迄今为止了解公司真实情况的最有效的方式。然而,菲卡之所以有效,只是因为参与的人愿意交出他们对个人时间的控制权。如果你坚持不参加菲卡,非要在其他时间放下工作喝咖啡,当然也没问题,但其他司事可能会对你冷眼相待。
时间保持一致
  • 2024/05/26 发表想法
    • 从众心理
原文:当你与他人保持一致时,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感受会从心底油然而生,让你感觉时间更真实更强烈、更生动、更充满意义。
  • 当你与他人保持一致时,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感受会从心底油然而生,让你感觉时间更真实更强烈、更生动、更充满意义。
  • 在专著《时间保持一致》中再次提到了这个想法。他在书中写道,同步行动与大合唱一样,在世界历史上一直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力量。
  • 罗马将军最早发现,士兵们如果同步行军,可以在变得疲惫不堪之前走更远的路。
  • 一个研究表明,顺应外部节奏会让一个人的步态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有效率。盖伊很可能不自觉地帮对手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 跳舞的人都知道,当她们陶醉在舞蹈中时,同步性会让她们通往另一个境界-在那个神圣之地,自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时间似乎不复存在。
  • 要证明它的威力有多么强大,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实现危险甚至致命的目的。
  • 在军事指挥官看来,士兵之间做到同步的主要好处并不在于他们能走得更远,而是当士兵觉得自己从属于某种超越自我的集体时,他们就更愿意为部队献出生命。
  • 作家兼唱诗班成员斯泰西·霍恩说,只有当“我被同伴包围着,我们所有不同的声音合在一起时,就会在和谐中颤动就像同频闪耀的萤火虫一样,那时我才会觉得,正在掠过大脑、身体和心灵的名曲,点亮了整个世界”。
永远不见朋友的自由
  • 我们真正想要什么样的自由?我们一方面要实现文化上备受推崇的个人时间主权自由地制订自己的时间表,自己做选择,不让其他人打扰你宝贵的四千个星期。另一方面,这里还有一层深刻的含意,即愿意与其他人的节奏保持一致:自由地参与有价值的合作事业,这些事业需要你牺牲部分工作和时间的控制权。实现第一种自由的方法可以在各种关于生产力的书中找到:理想的早晨例行事务、严格的个人时间表、限制每天花多长时间回复电子邮件的策略,以及告诉你“学会说不”有多重要的说教-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其他人影响你使用自己的时间。毫无疑问,这些方法都有用:我们确实需要设定严格的界限,不让欺压人的老板、剥削性的工作安排、自恋的伴侣和喜欢讨好别人的容易愧疚的性格影响我们的生活。
  • 朱迪斯·舒莱维茨所指出的那样,个人主义的自由会产生麻烦,我们这种被个人主义自由所支配的社会,会不断给自身强加一些东西,结果就会惊讶地发现,人们最终会失去同步性。
  •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找到时间在工作之余一起做点什么比如吃一顿悠闲的家庭晚餐,随性地拜访朋友,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在小区花园里种花,玩业余摇滚乐队等。
  • 对于底层的人而言,这种自由则变成了完全没有自由:它意味着不稳定的副业和“按需分配时间”。
  • 雇用你的大型零售商超可能随时叫你去工作,它的劳动力需求是按照每小时的销售量计算的,所以你几乎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或者看医生;更不用说晚上出去和朋友玩了。但是,即使和前几代人相比,我们控制工作时间的能力大幅提升,结果工作仍然像水一样渗进生活当中,各个角落都填满了更多待办事项,这种现象在新冠肺炎疫情封城期间似乎有增无减。
  • 我们有时间,但几乎找不到所有人都有空的时间。我们可以自由追求个性化的时间表,但与此同时,因为被工作束缚,我们已经构建起了无法相互融合的生活。
  • 你可以加入业余合唱团或运动队,通过实际行动减少时间表中的灵活性,以换取团体归属感。
  • 你还可以把现实世界中各项活动的优先级排在虚拟世界之前。在虚拟世界,即使是集体活动也会让人产生怪异的孤独感。如果你像我一样,一旦涉及自己的时间就会变成生产力极客,也就是控制狂,那么你可以试着不严格控制时间表,看看会有什么感觉:偶尔让家庭生活、好友往来和集体行动优先于那些完美晨练计划或者一周时间安排。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完全为了自己而囤积时间其实并非最好的选择,你的时间可能已经“过分属于自己”了。
宇宙“渺小”疗法
  • 她正在看书,脑子里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我讨厌我的生活。”她突然明白了多年来的焦虑情绪是怎么回事: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意义。
  • 开始怀疑自己用全部人生所做的事情有何意义,让人深感不安。但这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表明你的内心已经发生了转变。
  • 在出差途中意识到你讨厌自己的生活,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走向不讨厌的生活。
  • 如果你希望有限的生命能够有意义,现在就要花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 把人生仅有的时间花在你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究竟意味着什么?
漫长的暂停
  • 平时习惯下单的大多数外卖和咖啡(都是以改善生活为由)其实都可以放弃,也没感觉有什么损失(这种想法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许多就业都依赖于这些消费)。
  • 对于新时代的人来说,宏大的信念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具有宇宙级别的意义,宇宙渴望我们去发现,然后去实现。
  • 2024/05/26 发表想法
    • 你很渺小,所以不要想太多。
原文:你用你的人生做什么并不重要。你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宇宙真的一点都不关心。
  • 你用你的人生做什么并不重要。你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宇宙真的一点都不关心。
  • 适度有意义的人生
  • 由此可见,你自己的人生在这万物的计划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它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点,点的两端是广袤得令人难以理解的时间,向两边无限延伸到远方,那是整个宇宙的过去和未来。
  • 哪怕事情看上去再多,只要你将视角稍微拉远一点,就与空无一物没什么区别了,还有什么比这种观点更能给人安慰?困扰普通人生活的各种焦虑,比如情感关系的麻烦、地位竞争、金钱忧虑,都会立即变得无关紧要。
  • 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很多人确实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中心。若不是这样,当我们认识到事实并非如此时,就不会产生解脱的感觉了。
  • 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判断就属于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中心偏差"。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也很有道理。如果你清醒地认识到,从宇宙的时间尺度来看,自己其实完全无关紧要,那你很可能失去为生存而奋斗的动力,无法将基因传递下去。
  • 高估自己存在的价值会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看法,不知道好好利用有限的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于是把标准定得过高。因为这就暗示着,为了"好好利用时间",你的人生需要达成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应该对后人产生持久的影响,或者用哲学家伊多·兰道的话来说,至少它必须“超越凡俗”。这样的成就显然不能是普通的:毕竟,如果你相信自己的人生在万物的计划中占据重要意义,那你怎么能不觉得自己有义务做一些真正了不起的事情呢?
  • 这就是那些决心“在宇宙中留下印迹”的硅谷大亨的心态,是政治家一心想要留下传奇人生的心态,也是一些小说家的心态。
  • 句话的史蒂夫·乔布斯也没有给宇宙留下什么印迹。也许苹果手机比你我的成就更值得被人铭记,但从真正的宇宙视野来看,苹果手机很快也会被人遗忘,就像其他的一切一样。
  • 因为你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给自己设定一些无法企及的标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会感到平静和解脱,因为你不再为“值得的人生”这种不切实际的定义所累,你就可以自由判断,在有限的人生中,或许有些事情更值得做。有了这种自由后,或许你会意识到其实你已经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只是你一直在下意识地贬低它们,认为它们不够“重要”。
  • 从这个新的角度来看,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可能也很重要,即使你并不会因此获得烹饪大奖;如果你的小说能让同时代的少数读者感动或快乐,那么这样的创作就是值得的,即使你不是托尔斯泰。如果能为他人服务,改善对方的生活,其实几乎任何职业都有价值。此外,这也意味着,如果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学会更加体谅邻居的需求,哪怕仅此而已,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这场“漫长的停顿”中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无论它能否对社会的根本性改变产生多大影响。
  • 拒绝用抽象和过高的标准衡量生活。因为根据这些标准,生活永远不会让人满意。
  • 那些具体且有限的人生体验,其实已经足够令人惊叹。
人类的疾病
  •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时间之所以让人感觉如此棘手,是因为我们一直试图掌控它努力把自己抬高到掌控人生的位置,为了最终获得安全感,让生活不再那么容易受到各种事件影响。
  • 我们浪费时间批评交通拥堵,批评费时学步的孩童,因为这些情况直截了当地提醒我们,自己对日程安排非常缺乏控制力
临时的人生
  • 我们根本无法得到或拥有时间。相反,我们就是时间。在与人生每个时刻的较量中,我们永远不会占上风,因为我们就是这些时刻。要“掌握”这些时刻,首先需要跳出去,从这些时刻中分离出来。但我们能去哪里呢?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写道:“我由时间构成,时间是一条将我席卷而去的河流,而我就是那条河流;时间是一头将我摧毁的老虎,而我就是那只老虎;时间是一把吞噬我的火焰,而我就是那把火焰。”如果你自己就是河流,你就没有必要拼命爬上安全的河岸了。因此,不安和脆弱便成了你的默认状态,因为在你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每一刻,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紧急邮件可以破坏整个上午的计划,丧亲之痛可以让你的整个世界崩塌。
  • 1970年,瑞士心理学家兼童话学者玛丽-路易丝·弗兰丝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这种超然存在的氛围:
  • 有的人有一种奇怪的看法和感觉,仿佛他们还没有进入现实生活。眼下他们非常忙碌,但无论是女人(的一段关系)还是工作,都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他们总是幻想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真正想要的东西会出现……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自始至终都害怕被其他东西束缚。这种人特别害怕被确定的人生束缚,害怕全然进入空间和时间,害怕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人。
  • 你需要真正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从现在开始,你就得知道哪些事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然后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这少数几件事上。
  • 2024/05/26 发表想法
    • 做好现在所做之事情。正确的事情。
原文:因为当下才是你所能拥有的一切。
  • 法国诗人克里斯蒂安·博宾也有同样的领悟。他回忆起自己也曾处于类似的平常时刻:“我正削着从庭院里摘来的苹果,突然间就明白了,生活带给我的只是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了这种想法后,我的心里便涌入了一片无比平静的海洋。”
五个提问
  • 1.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哪些方面,你目前追求的是舒适,而实际需要的却是一点点不适?
  • 詹姆斯·霍利斯建议,对生活中每一项重要决定,你都要自我审视:“这个选择是会削弱我,还是会让我变强大?”这样问过自己,你就不会为了减轻焦虑而仓促做出决定,了解自己真正想把时间用于何处。
  • 2.你是否在用无法达到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评判自己?
  • 我们幻想着有一天能完全掌控时间,一个常见症状是为自己设定根本不可能达成的目标。由于目标永远不可能按时达成,也就必须不断推迟到未来。实际上,我们也不可能变得这般高效和有条不素,可以回应无限多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你也不可能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花在工作和孩子身上,或者用于社交和旅行。不过,相信自己正在构建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随时可能实现,可以给自己带来欺骗性的安心感。
  • 2024/05/26 发表想法
    • 面对现实才是正确的方式;改变当下,
原文:如果你要求自己达到的业绩水平确实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那最终就是做不到,即使大麻烦迫在眉睫-此时面对现实才会带来帮助。
  • 如果你要求自己达到的业绩水平确实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那最终就是做不到,即使大麻烦迫在眉睫-此时面对现实才会带来帮助。
  • 那些不可能达到的标准轰然倒地,然后从一堆碎石中挑出几个有意义的任务,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去实现它们。
  • 3.你在哪些方面还没有接受下面这个事实:你就是你本来的样子,无法成为想象中的那个自己?
  • 直面有限性会得到这样一个事实:事情只能如此。这样一来,你也会产生焦虑感。但是拖延不去直面有限性,就是将你当下的人生视为漫长旅途的一小段,你相信等旅途到达终点,自己应该可以成为这种人: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父母的要求,无论他们是否还健在。你告诉自己,一旦赢得了生存的权利,生活就不会如此不确定,如此不受控制了
  • 环境危机中,这种心态往往表现为一种信念:除了迎头直上、马不停蹄地解决紧急问题,没有其他事情真正值得你花时间去做,而且你认为把时间花在其他方面是有罪且自私的。
  • 心理治疗师斯蒂芬·科普写道:“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觉得非常惊讶,但也终于明白,没有人真正在意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有些人一直都在过着别人的人生,回避着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发现肯定令他们非常不安:除了自己,没有人真的在意。”事实证明,试图通过证明自己的存在而获得安全感,这样的努力一直以来都非常徒劳,没有必要。
  • 一旦你不再感觉有令人窒息的压力,不再觉得自己必须成为某种特定类型的人,你就能在此时此地直视自己的个性、长处和短处,直视自己拥有的天分和热忱,接受它们的指引。
  • 佛教老师苏珊·皮弗指出,对很多人来说,问他们平时喜欢如何利用时间或许是一件令人坐立难安的事,让人感觉太过激进。但至少我们不应完全排斥这种做法,因为答案也许就会告诉你,怎样使用时间才是最佳选择。
  • 4.在生活的哪些方面,你在有十成把握之前都不敢放手一搏?
  • 5.如果你不是那么在乎自己的行动能否取得成果,你会选择用其他方式生活吗?
  • 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工作,包括养育子女、建设社区和其他一切,都无法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些工作都属于一个更大的时间背景,其最终价值只有在我们离开很久以后才能被衡量(也可能永远无法衡量,因为时间是无限延伸的)。因此,值得一问的是:如果你能接受自己的付出永远都看不到结果,你今天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你会做出何种慷慨之举表达对世界的关爱?列出什么雄心勃勃的计划或对遥远未来的投资?怎样做才有意义?我们都如同为大教堂添砖加瓦的中世纪石匠,知道自己永远无法看到大教堂完工。尽管如此,大教堂仍然值得建造。
接下来最有必要的事
  • 唯一的建议是“安静地做接下来最有必要的事。只要你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就还是会将大把的钱花在无用的投机上。但如果你已经怀着信念做接下来最有必要的事,那么你就总是在做有意义的事,
  • 它衡量的不是你帮助了多少人,完成了多少工作,而是在你所处的历史当中的特定时刻,在你有限的时间和才能的限制下,你确实能够行动起来,让其他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光明。无论是完成伟大的任务还是不寻常的小事,你都在履行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后记:超越希望
  • 人这一辈子太短了,短到荒唐,短到可怕,短到没礼貌。
  • 这并不是你一直绝望的理由,也不是活在焦虑和恐慌中,殚精竭虑地过完有限的时间的理由。这是一个解脱的理由。你得以放弃不可能做到的事,比如成为那个最优秀的、神通广大的、百折不屈的、完全独立的人。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卷起袖子,开始为那些更有可能实现的事情努力了。

附录:帮你接纳人生有限性的十个工具

  • 1.划定边界:采用“定量”的生产力策略
  • 限制手头的工作数量这样的策略肯定有用,但最简单的办法是保留两个待办清单,一个采用“开放式”,另一个采用“封闭式”。
  • 要做的是将开放式清单中的任务放进有数量限制的封闭式清单中(最多十个)。你需要遵守一条规则:只有完成一项任务,才能往里面添加新的任务(或许你还需要第三个清单,列出需要等待别人给你答复的“搁置”任务)。你永远无法将开放式清单上的所有任务全部完成-不管怎样,你本来也不可能全部完成。这么一来,你至少可以完成不少真正重视的工作。
  • 还有一条补充策略:为日常工作设定明确的时间段。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事先确定你打算用多少时间来工作。比如说,你可以决定上午8:30之前开始工作,下午5:30之前结束,然后根据这个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来安排所有的工作。
  • 你可以任意划定时间段,完成那些富有成效的工作。”
  • 2.专注一事:在完成一项工作前有意推迟其他工作
  • 同样的道理,你需要一次只专注于一个大项目(最多在一个工作项目之外,加上一个非工作项目),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
  • 3、要事优先:提前决定放弃哪件工作
  • 你永远有短板,这不可避免,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 作者乔恩·阿卡夫指出,但当你“事先已经想好哪些事情可以失败……羞愧的刺痛感就消失了”。如果你已经想好不在“养护草坪”和“清洁厨房”上投入精力,那么杂乱的草坪和厨房就不那么令人烦恼了。
  • 这种生活方式就是用有意识的不平衡来取代“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减少压力。以信心为后盾,相信自己,虽然现在一时表现不佳,但很快高光时刻就会到来。
  • 4.注重完成:关注已经完成的事,而不是只关注尚未完成的事
  • 真要说的话,完成所有工作的追求可谓永无止境,因此你很容易就会绝望且自怨自艾:在所有工作完成之前,你无法自我感觉良好,但工作永远都有,这意味着你永远无法让心态变好。
  • 5.聚焦关心: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 2024/05/28 发表想法
    • 屏蔽不良媒体
原文:社交媒体是一台巨大的机器,它会让你将时间花在错误的事情上,也会让你关心过多,虽然这些事情毫无疑问都有其价值。
  • 社交媒体是一台巨大的机器,它会让你将时间花在错误的事情上,也会让你关心过多,虽然这些事情毫无疑问都有其价值。
  • 6.拥抱乏味:选择枯燥且用途单一的技术
  • 数码产品如此诱人,因为它似乎提供了让你跳出当下的机会。
  • 2024/05/28 发表想法
    • 让这件事变的麻烦和复杂。
原文:如果只需一次点击或滑屏就能看到音乐和社交媒体,那么当你想要专注的事情出现一点点枯燥无味的迹象,或是开始显得有点困难,这些分心之物必定会让你无法抗拒。
  • 7.寻找新意:更深入地体验日常生活
  • 时间似乎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加快了流逝的速度,所以剩下的时间越少,失去它们的速度似乎就越快。
  • 童年有大量新奇体验,所以在记忆里显得永恒。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逐渐变得常规化我们始终生活在那么几个地方,待在不变的人际圈子里,工作也没什么变化,于是新奇感逐渐减少。“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体验变成了例行公事。”威廉·詹姆斯写道,很快,“每一天和每一个星期在回忆中渐渐淡化成无内容的单位,而岁月则变得空洞,进而坍塌。”
  • 杨增善解释说,还有一种方法是更加关注每个时刻,无论它有多么平凡:寻找新奇感不是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而是更深入地投入现有的生活中,以双倍的强度来体验日常生活,“你的人生体验会更加充实,达到目前的两倍”。
  • 冥想有助于实现这一点,不过随性散步也是一种办法。
  • 还可以选不同路线上班,学习摄影和观鸟,画画风景,写写日记,与小孩子玩“我是间谍”的游戏。只要这件事能帮你将注意力全然投入当下,就会有帮助。
  • 8.保持好奇:做人际关系的“研究员”
  • 我们希望将时间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这种控制欲会为人际关系带来许多问题,除了显而易见的“控制”行为,还有不愿承诺、无法倾听、感觉无聊等想法,还会因为自己希望能对时间有更多自主权而错过充实的集体体验(见第十二章)。
  • 我们与他人共处的生活具有内在的不可预测性,而好奇心在这个时候就很有用了,因为不论你喜不喜欢别人的行事方式,好奇心都能得到满足——反之,如果你一定要求得到结果,一旦事情没有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发展,你就会感到沮丧。
  • 9.即时慷慨:立刻释放你的善意
  • 这个方法由冥想老师约瑟夫·戈尔兹坦提出(并实践),我也正在尝试掌握:当心中出现慷慨的冲动,例如想参与捐款、关心朋友、发邮件赞扬某人的工作,那就立即采取行动,不要拖着。
  • 戈尔兹坦观察到的那样,一旦这样做了,你立马就能得到回报,因为慷慨的行动肯定会让你感到更加快乐。
  • 10.静默无为:练习什么都不做
  • “我发现,人所有的不快乐都源于一个事实,就是他不能安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布莱士·帕斯卡写道。
  • 训练自己“什么都不做”指的是训练自己抵制冲动,不去控制周围的人和事,让事情呈现其原本的样子。杨增善教大家做的“无为”冥想,其实很简单:设置一个计时器,一开始可能只有5到10分钟,坐在椅子上,然后不做任何事情。每当你注意到自己在做某件事,包括思考,包括自己的呼吸,以及其他事情,就试着停止(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正因为将注意力放在某件事情上而批评自己,其实也是在起心动念,同样需要停止)。继续无为,直到计时器响起。“没有什么比无为更难做到了。”作家兼艺术家珍妮·奥德尔如此说。
    •  
      💡
      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什么要关注时间管理呢?这似乎是极其无关紧要的事。但正如我想要阐明的那样,我认为人们抱有这种看法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传统时间管理建议的目光太过狭隘。只要将视野放宽一点,就会发现在现在这个充满焦虑和黑暗的时期,时间使用问题具有新的紧迫性;我们能否成功应对挑战,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一天当中的可用时间。“时间管理”这个词似乎使得这整件事显得相当平凡。但是在这个非常时刻正在展开的平凡生活,就是我们所能处理的一切。
 
阅读新知 | 《每周工作4小时》笔记阅读新知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