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平台生机和困境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如何把一个邮件订阅,做到 6.5 亿美金?》主要说的就是美国的Substack,一个提供邮件订阅服务的内容平台。Substack 用了3年时间从0-6.5亿美元的创作者工具,4年用户达到百万付费用户。提供的核心服务就三块:创作者发布的 stack、读者付费订阅的 subscribe,以及内容推送。为什么说是生机呢,因为在困境中总会发现机遇,国外的这些产品就是机遇,虽然无法全盘模仿,但是可以参考路径。困境是什么?直白点就是国家环境和用户习惯。
起源
所以我就去找了算的上是美版公众号的Medium的一些资料去看,目前估值也在6亿美金。所以就很好奇这些平台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又想起国内好像如果真的和Substack 类似的功能好像还真的就只有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了。还有就是这是一个有趣的时间线,公众号其实和Medium几乎是同期出现的,他们的出现应该都绕不开Kik,智能手机上的免费即时通讯软件。张小龙做微信的灵感来源于 Kik 这个软件,而 Kik 的创始人之一就是 Chris,Chris 是张小龙的死忠粉,做 Substack 的灵感也来源于微信。真是一个奇怪的循环。(信息源不一定真实,没有找到原出处)
- Substack:2017年,由 Chris Best、Hamish McKenzie 和 Jairaj Sethi 三人创立
- Medium:2012年,由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 Evan Williams 和 Biz Stone 两人创立
- 微信公众号:2012年,由腾讯公司推出,最初叫做“微信企业号” 。
Medium是利用工具属性的价值来切入到内容创作平台服务的产品,主打就是有好的写作体验,Substack主要提供的是服务让用户能方便的去做信息的分发来切入到内容创作平台。微信公众号是基于微信的这个巨大的流量池作为配套生态而建立的内容创作平台。在国外Medium和Substack都做到了6.5 亿美金左右的估值,微信就更不用说了,我这几天还在想如果微信公众号单独出去做估值到底能估多少亿?但回头想也不太可能毕竟是微信生态的,即便是最近微信公众号没什么流量了,但是现在在中国的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尤其是在长文阅读领域的底子。
那么为什么Substack、Medium会成功?
本质上他们都的提供了非常优质的服务,让创作者省心省事的可以获得收益。第二就是一些列的在筛选内容的时候遵守了一个原则:1-9-90的原则,即1%的用户活跃的产生内容,9%的参与编辑,90%的用户参与阅读。第三就是初期创作者邀请的都是非常知名的人,当然包括创始人自己。
Medium实现网络效应的过程,第一步产品模式的初始价值,第二步初始的增长策略,第三步持续提升用户的参与度突破临界值,第四步形成网络效应。
Substack的优势在于给创作者提供了一种直接与读者建立联系和信任的方式。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变现方式,只需支付10%的平台费用和2.9%+30美分的支付处理费用,剩余的收入归创作者所,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种自由而独立的创作环境,无需受到广告商或外部舆论的压力,可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和话题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而有深度的阅读体验,可以从专业和优质的内容中获得知识和启发,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内容的讨论和反馈中。
这两家目前的模式都是付费订阅的制度,不同的是订阅付费专栏的用户需要每月为此支付一笔5美元至几十美元左右的费用。Substack将靠抽取订阅费用的10%进行变现。Medium的会员费用是每月5美元或每年50美元,会员用户可以无限制地阅读Medium上所有的文章,包括顶级作者提供的专享内容、语音版文章和离线阅读清单。他们相同的一点就是没内置广告。不同的是Medium最大的特色就是优质内容推送,创作者发布的文章可以评论但是没有私信功能更,文章的曝光率完全取决于用户推荐的梳理,这些举措使得Medium成为完全以内容为核心的干净平台,赢得了读者和作者的青睐。
Substack的火爆也引起了社交媒体巨头的注意,各种大厂做起了内容付费的生意。Twitter于2021年初收购了同类平台Revue,Facebook则自创了独立平台Bulletin,同样希望对标Substack。它们的竞争优势格外一致,Revue承诺仅收取5%的订阅费用,Bulletin更是直接表示平台不会抽取任何订阅费用。
国内现状
最后再谈谈微信,其实微信和Substack、Medium有非常多类似的功能但是最大的区别就是公众号是微信生态的产品,所以注定没有那么开放,文章一发出去,就没法多次修改或编辑。
微信公众号的变现方式依然主要是靠广告和流量的模式,当然这种可能也确实在中国是一个比较容易成功的选择。微信公众号其实也一直在摸索盈利模式,按篇付费、订阅等形式,受访用户更倾向于阅读后打赏的内容付费形式。
张小龙曾多次在微信公开课中提到:“公众号不是为自媒体准备的,但却被自媒体用得最好的一个领域。”公众号从2012年到现在发展了11年之久,已经有了疲软之态,在这个生态链里创造出了无数个爆款内容和上市公司,为非常多的创作者活得了非常多的收益,但是也慢慢面临这个生态中流量被短视频偷走,微信自媒体现在存在以下几个困境:
- 1.公众号的红利期正在消退
只有订阅数超过10万的公众号才可能具备独立盈利能力,而满足这一标准的公众号仅占总数的千分之三。另外微信对公众号的相关规定逐渐规范,早期的政策支持减弱也是公众号红利期消退的原因。
- 2.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公众号门槛不断降低,个人公众号大量出现。然而,受资金、技术和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制约,自营公众号质量良莠不齐,大部分仍停留在“短、贫、快、抄”的初级阶段,同质化现象严重。
- 3.阅读量增长趋于缓和
这是近八成自媒体遇到的瓶颈,从争夺用户数量到争夺用户时间转变。商业模式也从广告依赖到多元化变现转变。
超级大号部分已经逃离微信“另起炉灶”,诸如:吴晓波频道、罗辑思维孵化出的得到、同道大叔3亿估值套现、“李叫兽”以将近1亿的估值卖给百度。部分凭借微信平台建立起来的全民IP,依附微信号开展跨界合作,本身的影响力可以使得他们随时从微信撤离,诸如咪蒙、papi酱等。以头条号、企鹅号、大鱼号、百家号为代表的内容资讯阅读类平台正在瓜分内容信息资讯领域;以知乎为代表的兴趣问答社区从用户关系链切入瓜分内容兴趣知识市场;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微信自己可能也觉得需要改变,近期也新增了非常多的功能包括划线、音频内容等新的功能,看起来公众号其实也在更新自己的服务还是想继续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不可否认的是微信确实沉淀了非常多的优质内容,对比隔壁的知乎也一样,有很多干货,可惜的就是知乎被广告包围的死死的,让很多用户望而生畏(最近它们一改往日做派,竟然开始做优化了,还引入了小红书的样式)。微信虽然也有广告,但是相对还是比较克制的,虽然有影响但是毕竟很多优质内容是免费的也就没那么计较了。
微信公众号最近改变了订阅的模式改为了算法推荐,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是这已经影响了一些用户的体验,就像是原来是Substack模式改为了Medium的模式。如果你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它还会给你推荐一些相关类型的公众号。我这里再预判以下未来微信会向Medium模式去靠拢,比如收一个订阅费所有的收费内容免费读,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给创作者去发钱,毕竟推特都开始这样了。这样其实微信算是放弃了Newsletter这种模式了,虽然订阅还在但是你看的信息流已经变了,不再是你自己构建的内容源了,而是通过算法,这种过程是在你不知不觉中改变的,你可能几乎没有察觉到。
Newsletter的路确实难走非常难走,为什么?因为国内的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不知道啥是newsletter,就好比我们国内如果你没有微信可能你寸步难行,但是你没有邮箱几乎不影响你生活,即便是我们从小到大其实都知道邮箱也用但是基本上没有培养出习惯,所以很难基于邮件去建立自己的信息收件箱。张小龙原来就是做邮件的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他才会制作出微信这样的产物,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模式其实就是Newsletter,只不过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在腾讯这个国民级产品的带动下成为了一个新的霸主。
信与报
工具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服务的本质上就是工具的体现。RSS、Newsletter 与算法推荐其实都是一种服务。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种失去决定权力和有选择权力的区别,在当下的环境中大多情况下你是无法选择的。
RSS的低迷是一种时代的推动,你无法去抵抗流量的控制。因为RSS是不会为站点带来流量的,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没有流量就意味着没有收入。而且在国内如果你想做RSS类的产品基本上如果能做大的最后都没什么好下场,不是被关就是其他各种想不到的原因,所以国内到现在基本上也没有出现能很持久的RSS工具产品。其实如果按照RSS的原理其实微信公众号是最像的,但是你得源只能在微信公众号里选着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服务了。
案例其实也很多我这里就说一个:轻芒 当初还是很有势头的结果就被夹了。
Newsletter 作为一个传播文字的技术其实和播客很像都是用了RSS的分发技术。在社交应用中,你所拥有的「粉丝」都是平台上的账户。如果有一天你想离开这个平台,很有可能会失去这些读者。然而,在Newsletter模式中,创作者和读者间的联系则是订阅者的电邮地址。如果前者想换服务平台,他们只需要导出订阅者的电子邮箱列表,搬到另一个分发服务商就可以了。这种有「预先过滤」作用的Newsletter是社交网络上信息过载的一剂解药。
Newsletter 其实带点策展性质,有有针对性的内容,具有品牌效应的,Newsletter 是多个主题的笔记的聚合,而不是一篇线性的文章。好处就是可沉淀忠实读者,有复利,可以持续沉淀自己的过去的内容,变为知识库;将来的订阅用户会愿意为这些知识库付费。所以还有点驱动创作的意思。
国外包括国内一些企业其实还是有发Newsletter的习惯,作为一种与用户创建联系的方式,但是在国内这种营销方式并不奏效,原因其实也说了,很中国国情。
Newsletter的世界里,订阅者和作者保持着相对平等的关系,邮件带来的更大的社交距离为创作者留出了一定私人领域空间。我们选择订阅 Newsletter 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摆脱瀑布流式的算法推送,掌握订阅主动权;二是摆脱碎片阅读,创造深度阅读和思考的场景。
在还没有微信公众号的时代人们大多数是通过报纸,书籍,博客以及各大互联网媒体的稿件来阅读新闻和信息,到了互联网时代也就是web1.0时代人们从各大门户网站去了解新的内容,这些内容的生产者大多都是一些有背景的编辑和大的媒体。
再往后很多读者都会通过邮件来订阅博客,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很多自媒体的形态了,2003年南开大学百合博客系统开通,中国科技大学博客系统进入测试阶段,博客在高校开始迅速发展。6 月 19 日起,中国博客网用户「木子美」发表的网络日记,给中文博客网站带来巨大访问量。同年,「博客」成了网络搜索引擎的热门关键词。到2005年新浪博客上线让中国开始了博客新纪元,2006年中国博客用户到500万人,2007年饭否等微博客平台出现,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推特时代。博客开始进入了独立博客的时代,而新浪博客在2022年4月停止运营。但是博客并未消亡而是进入了一个隐秘的角落,我相信在未来web3时代博客会是另一个巨大的红利在国内。但是现在Newsletter 却在这个算法推荐的新时代中继续长存,Newsletter的长寿在于:
- 格式简单,篇幅容易消化
- 电子邮件这种传递机制
- 赋予读者主场优势
在当下盛行的算法推荐本质上是迎合了用户的需求,但是却夺走了用户的选择权,大多数的用户即想要选择又想要推送。可往往平台都会去考虑人性的真实需求而把一个合理的需求给灭掉。所以还是有很多rss小工具在努力发展中,虽然看不到什么前景。不管是今日头条还是抖音还是小红书,我们在手机上不停的刷就是在不停的刺激自己希望能看到更新奇的内容,尤其是短视频和图文类的展示形式更适合刷。刷手机的本质是获取信息消耗时间缓解无聊,算法会根据你的兴趣不停的给你制造多巴胺内容,而且就在你刷的过程中他会慢慢建立你的信息茧房,当你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算法会继续跟着你的脚步去调整你的信息结构,但是它的框架算法不会让你获取对你更有利的内容,而是给你带来不停的信息让你应接不暇,你根本顾不上去思考什么,你会的就是刷刷刷。
科普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提到“数据主义”是21世纪的新兴宗教。在互联网上的各种媒体平台上,数据以更激进的方式跃居台前。在微信公众号订阅界面上,我们在点击内容之前就已经能看见有多少朋友读过、多少收藏。Spotify甚至被Voicer的报道称为“一家大数据炼金术公司”。
如果在国内你绕开微信公众号你能找到一个好的创作平台吗?
如果你想找肯定是可以找到的,这些平台实力都很单薄,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大背景,如果说稍微知名点的可能是少数派,但是少数派这个平台也很单一,不够综合而且也不是一个Newsletter平台,国内做Newsletter平台有这么几家,他们基本上都是小团队甚至只有一个人,几乎没有大厂去做这个事情,目前国内主流Newsletter 平台有:
3、知园https://zhiy.cc/
4、hedwig(即刻团队开发的Newsletter服务平台)https://hedwig.pub/
5、Quail quail.ink
6、墨问便签 MacTalk-池建强做的一款创作和分享工具
来说说它们目前都什么情况:目前竹白关闭注册,小报童有门槛,知园目前是可以正常注册的,hedwig需要邀请码,Quail也可以正常注册使用,墨问便签呢主要依附于微信小程序所以可拓展性不太行,对长文内容目前输出不是很方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其实绕不开微信这个平台,因为大量的创作者和优质的平台都在微信公众号去做内容。国内做独立博客的用户也非常少,基本上也以程序员和一些懂代码的人在做独立博客。所以导致几乎没有人去考虑Newsletter以及这些平台。
目前看这些平台几乎没有得到关注或者是他们其实都在沉寂中,没有和国外的Newsletter一样获得很多投资人的青睐,也没有获得用户的追捧,到底是为什么没有做成呢?难道真的就是因为公众号吗?或许真的也不一定,其实可举这样一个例子,小宇宙。
播客这个形式其实如果溯源其实和我们很早听广播很像,只不过广播是由电视台来做的,刚开始由很多都是新闻类为主,后面也又很多电台形式的甚至还可以电话互动,2004年至2011年,可以称之为“前播客时代”。节目都以“调频”“电台”“广播”命名,并且多与音乐行业相关。
从2013年开始,中国迎来了至今持续增长的海归爆发潮;四件大事分别是苹果手机火遍全球、播客有了独立应用并有了国区、乔布斯去世和蜻喜荔考网凤多家音频平台上线。这个时期奠定了播客市场的格局。2018 年的 Moon FM;2019 年的 Baucast、海盗电台;2020 年的小宇宙、皮艇;2021 年的荔枝播客、汽水儿等等,包括最近微信也入场了播客内容。这么多新的平台出现目前看起来破圈的是小宇宙,起码在我朋友圈和朋友里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在说小宇宙。
小宇宙可以在原来大厂的脚跟下一样活着好好的说明其实Newsletter其实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但可能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可能不在平台,而在于内容源上,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优质创作者和Substack一样的理念和模式,还得符合中国国情确实是一个艰难的事情,但这不就是机会吗,中国大厂几乎没有考虑提供这样服务的,所以这就是机会,如果能找到用户的痛点我相信会有这么一款产品起飞的。
接下来就就串一下国内的这些平台为什么就没有做大呢?
国内目前仅存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这几家平台了。当然还有其他类似创作者的平台比如面包多,爱发电,不过我们这里主要说的还是图文创作的。目前看就小报童走在盈利的路上,专栏作者订阅量高的主要还是知名的人多,比如纯银、少楠的产品沉思录,剩下比较订阅多的大多都和AI、小红书、产品等内容。其中原因大概率还是创始人早期积累的人脉的因素,所以小报童内容其实比较单一,主要内容还是围绕产品、营销、知识管理等相关内容为主,而且少有比较知名的作家或者记者之类的名人,也少有科普类的创作者。
竹白也是去年才有的,创始人李奇自己维护的一个个人专栏,发现了一些自己的痛点,所以根据自己痛点做了这款产品,竹白是一款专为创作者设计的一站式内容创作和分发工具,基本上功能都挺全的而且有一个特色就是你可以选择把Newsletter收到微信还是邮件里。而且刚开始也找了一些优质的创作者入住,诸如 Yiqin Fu、Geekplux、香江望北这样优秀的会员。大概到了今年突然关闭注册了,我觉得可能还是觉得还是得有优质的创作者吧。而且基本上感觉竹白也在停滞状态基本没有任何的更新了。不过确实还是入住了不少创作者,但是飞轮确实没转起来。
刚刚看到的有人在吐槽了,这样下去很快就产生了不信任。
知园是21年建立的,创始人王龙行13年-17年一直在做创业网站“实现网”,21年开始做ewsletter 发送和管理工具“知园”,创始人喜欢数字花园的这个概念所以,了为创作者提供 newsletter工具,还会提供创作者的个人 wiki 功能,也就是创作者的”数字花园“。最终让读者可以经常来游览创作者逐渐建立起来的”数字花园“。其实这个也是在通过其他的产品在养护这个产品,基本上也没赚钱,创始人我也聊过说只要他在就不会关闭。
hedwig(即刻团队开发的Newsletter服务平台),基本上在我见到的时候已经关闭注册了,而且也有很多创作者迁出到竹白里面了,其实我想当初即刻应该是想好好做一个好用的Newsletter的服务但是本身最有眼球的项目都没有成功估计没时间管理这个项目吧,选择基本上是没维护的。估计没多少人知道是即刻的产品吧。(感觉聊天窗口界面的黄色是即刻的颜色)
Quail 也是今年出来的一个新产品,也是一位即友,可以看的出其实还是走的出海路线,风格上还是和Substack这种产品很像的,歌词经理说他曾经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写过很多年。但事情发生了变化,我不能再在那里写了。尝试转向像 Substack 这样的服务,但没有感觉(我的朋友也有同样的感觉)。所以就自己做了这样的一个服务。哦对了Quail 还是一个开源产品。鹌鹑这款产品走的路线其实还是国外的风格,如果想在国内更落地估计还得有一段路要走。
对了还有最近刚出来不久的,最近刚上线付费功能的墨问便签。
基本介绍都说完了我们现在认真的讨论下为什么在国内没有像Substack、Medium这样的产品呢?或许会有人说我们不是有知乎、头条。百家号之类的吗?说实话还真的不一样,百家号和头条的产品本质上还是新闻为主可能有好的创作者但是基本上都是需要为了流量来获取收益的。
未来的创作者平台发展和限制
优质内容供给问题。
All curation grows until it requires search, and all search grows until it requires curation. - Ben Evans 所有的策展都会增长,直到它需要搜索,所有的搜索都会增长,直到它需要策展。- Ben Evans
没破圈
现在其实创作平台蛋糕还很小,创作者的圈子太小,你看小报童包括微信公众号内容的主流你就可以看到其实很多都是以赚钱和驱动流量为主的内容或者是教程类的内容。公众号倒是够多元,但是头部流量大的都是什么,都是去驱动情绪的内容或者追热点的内容。
没有挖掘到更多的优质创作者,我发现国外的创作者其实都是记者作者做创作者的平台多,我们国内的反而非常少,或许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够累了,无心在做创作了。
其实平台倒是很多,需要去引流优质的创作者需要强有力的平台运营能力 。目前现在的这些平台没有能力整合、基本都是兼职在做或者呢就是没有更强大的愿景去驱动做这个非常困难的事。
从内容到人再到平台最后再到核心的用户需求都没有一个破圈机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这些平台都还在没有倒闭,那么它们都会有机会去做出头鸟。如果它们有强大的愿景去为中国的知识平台做贡献,其实也是双赢的事情,我们往外看Substack、Medium、包括最近出的Matter(公众号上你基本搜不到很多信息)其实都可以作为我们国内产品的目标吧,也不一定非要超过微信公众号的体量,只要能找到发现问题的用户就能成功。
创作者
现在国内的Newsletter的内容新闻串的内容居多,策展类的多,观念类的少。其实新闻串和策展类都不错,但是想获得更优质的信息可能观念类或许更有价值。我觉得国内其实有非常多优秀的创作者需要被发现,那么就得有足够优质的创作机制运营。小红书就做的比较好,但是也不能照抄,所以探索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让非常多的创作者涌现出来。
谁来看?
现在我们国内用户不习惯邮箱收集内容,当然很多用户还是会用的,我只是说普罗大众,当你让用户用邮件的时候你得想下,公众号的地位。竹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发邮件也可以通过小程序去看内容,墨问便签也可以,但是我们还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体验。它依然无法像公众号那样有非常好的展示,所以体验并没有那么好,除非有独立的入口,去引导用户去体验。
我们再来做个对比,如果能做到像一本“杂志”的体验,或许是一个好的方式。可以零售买也可以年订阅,用户的选着性更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容。
工具重要吗?
非常重要,对用户和创作者都重要,包括如何最省事的去开启付费Newsletter运营,对用户呢就是非常方便的和良好的体验去阅读优质内容,甚至可以吸引用户成为创作者。参考Matter或者readwise
愿景
希望在国内的这些平台有一个可以带领大家吧蛋糕做大,做大了才有蛋糕切不是吗?
对于创作者不论在什么平台你都需要创作。
对于我作为一个用户我希望有更多的优质内容从我们国内的平台输出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因为博客的评论系统坏了,可以到我的即刻评论即刻账号:大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