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A纽约新作:正负“金字塔”,EAGLE + WEST住宅
Created
Dec 12, 2022 07:23 AM
专栏
人物
内容标签
国家
事务所

△ 建筑正立面 ©Jason O'Rear
设计单位 OMA New York
项目地点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
建筑面积 79,97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22年7月
本文英文原文由设计单位提供。
绿点区位于布鲁克林的最北端,纽敦支流与东河交汇处。这个时而被称作“小波兰”的街区曾由低层的联排别墅组成,工业区被布置在街区的滨水一侧。因容纳了造船、制绳等产业,以及如石化等颇具污染性的工业活动,工业区通过东河与周边的地区进行区隔。

△ 项目鸟瞰 ©Jason O'Rear


△ 项目概览 ©Jason O'Rear
作为2005年对绿点区和威廉斯堡的全面规划的一部分,项目场地及其南北两侧的街区被定义为一个新的高密度住宅区。这里将建造一对塔楼,高度分别为30层与40层,其中既有商品房,也有占据总量三成的经济适用房。

△鸟瞰 ©Ossip van Duivenbode

△从河对岸远眺建筑 ©John Cole

△ 远眺建筑 ©Ossip van Duivenbode
新的开发项目将促进东河及其沿岸间的交流。场地位于绿点区主网格和垂直于纽敦支流延伸的次网格的交汇处。这个交汇点虽然提供了曼哈顿的全景,但也将场地的西端切出一个角,使整体成为梯形轮廓,也限制了地块的大小。如何在一个看起来十分局促的场地及街区中容纳数量不低的住房要求,成为此次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



△ 不同的街道人视角 ©Ossip van Duivenbode
分区控规中允许的最大楼面面积为11,000平方英尺(1022平方米)。我们很快发现,建筑的规模需要和要求的退让距离导致设计的两座塔楼间只有40英尺(12米)的距离。这样极窄的距离不仅破坏了场地的潜力,也成为邻里间的一道阻隔。我们缩减它们的占地面积,提供了60英尺(18米)的开放空间,更接近于典型街道的尺度。我们进而策略性地对塔楼形态进行扩展与收缩,以使每个塔楼中的空间效率最大化。

△ 体块推演 ©OMA

△ 建筑侧立面 ©Jason O_Rear

△ 建筑正立面 ©Jason O_Rear

△ 建筑背立面 ©Jason O_Rear
两座塔楼同时向内外两侧倾斜。较高的一栋在上升过程中向东扩张,以将楼内视野最大化,并为周边社区提供了一个戏剧性的形象。较矮的一栋更像是较高一栋的“孪生兄弟”,面向北部的新的滨水公园,朝地面侧不断扩大。

△ 概念模型 ©OMA

△ 各角度里面草模 ©OMA

△ 向上逐渐扩大的一侧塔楼 ©Ossip van Duivenbode

△ 向上逐渐缩小的一侧塔楼 ©Ossip van Duivenbode

△ 交错的体块 ©Ossip van Duivenbode

从河对岸看建筑 ©Ossip van Duivenbode
塔楼的造型也带来了露台和悬挑,设计强化了两者间的关系,让两栋塔楼看起来更像是源于一个整体。两栋塔楼呈现出正反“金字塔”的形状,它们之间的空隙,既富含变化,也能看出整体的紧密联系。塔楼以七至八层为一组,组成阶梯状的整体造型,这一形式同建筑外墙的衔接方式,调和两座塔楼和现有街区之间不可避免的尺度冲突。


△ 调和了与街区的尺度冲突 ©Ossip van Duivenbode

△ 从地面看露台和廊桥体块 ©Jason O'Rear
外立面的设计更是加强了这种细分感。Avery玻璃幕墙兴起于旧金山,我们在这次纽约的项目中则希望让建筑给人以坚固的印象。我们将8英尺(2.4米)见方的大窗户整合到预制混凝土的网格中,既保持了广阔的视野,又简化和协调了住宅单元内部和外墙间的交接关系。这种坚固的形象也使建筑更好地跟周边环境融合在一起。

△ 立面玻璃幕墙 ©Jason O'Rear


△ 建筑内部材质 ©Jason O'Rear

△ 公共区域室内 ©Jason O'Rear
我们在预制板立面上雕刻出一系列倾斜的面,手法和绿点区联排别墅上的外墙瓦片如出一辙。塔楼交错的体块上,立面粼粼的纹理强调了比建筑体块更细致一层的尺度,并在一天之中随太阳的移动而变化,创造出具有动态感的浮雕。

△ 根据阳光角度而设置不同朝向的瓦片 ©OMA

△ 七至八层为一组体块 ©John Cole

△ 塔楼上旋转的体块 ©Jason O'Rear

△ 不同角度的立面瓦片 ©Jason O'Rear
滨水塔楼的设计试图最大化朝向水面的视野,并在天际线中建立一个独特的、甚至是标志性的正立面形象。这样的设计构想往往意味着塔楼主体将背对社区,两者间更显疏离,与整体环境格格不入。在这次的设计,一组悬臂面将面向东边的绿点区,使建筑从基座上延伸出48英尺(15米),向附近的居民也展示出最引人注目的正面形象。



△ 低层的公共露台 ©Jason O'Rear
为了呼应绿点区曾作为家庭农场的街区起源,塔楼中设置了两层向滨水区开放的绿色空间。露台被一系列的公共空间所包围,在其上方,两座塔楼通过一座交通廊桥连接,可在这里看到曼哈顿的天际线。总而言之,本案旨在建立一个生活平台,让过去和未来、室内和室外、城市街景和滨水区相连。

△ 廊桥位置示意 ©OMA

△ 露台的绿色空间 ©Jason O'Rear

△ 露台上方的交通桥 ©Jason O'Rear

△ 从露台看曼哈顿天际线 ©Ossip van Duivenbode


△ 住宅层室内 ©John Cole
设计图纸 ▽

△ 首层平面图 ©OMA

△ 二层平面图 ©OMA

△ 六层平面图 ©OMA

△ 七层平面图 ©OMA

△ 二十一层平面图 ©OMA

△ 三十六层平面图 ©OMA

△ 剖面图 ©OMA
完整项目信息
Lead Design Architect: OMA New York
Partner-in-Charge: Jason Long
Project Architects: Yusef Ali Dennis, Christine Yoon
Team: Remy Bertin, Jingyi Bi, Sam Biroscak, Titouan Chapouly, Ken Chongsuwat, Marie-Claude Fares, Yashar Ghasemkhani, Anders Grinde, Wesley LeForce, Chong Ying Pai, Nathan Petty, Andres Rabano, Laylee Salek, Alan Song, Wo Hong Wu, Soojung Yoo, Steven Young, Juan Pablo Zepeda
Executive Architect: Beyer Blinder Belle Architects & Planners LLP
Unit Interior Designer: Beyer Blinder Belle Architects & Planners LLP
Landscape Architect (Waterfront):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Landscape Architect (Building): Marmol Radziner
Amenities Interior Designer: Marmol Radziner
Structure: DeSimone Consulting Engineers
MEP and LEED: Cosentini Associates
Façade: Thornton Tomasetti
Lighting: Focus Lighting
Acoustics: Cerami Associates
Civil: Langan Engineering
Wayfinding and Signage: MTWTF
Marine Engineering: McLaren Engineering Group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OMA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点“
在看
”,为好设计点赞
